民族

作品数:431976被引量:354137H指数:1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金炳镐高永久周平徐杰舜严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贵州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遗名录中贵州传统戏剧的类型、特征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侯有德 蒋欢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以来湘黔桂边区民族民间戏剧文化交融历程研究”(项目编号:22BMZ060);铜仁学院2022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武陵民族地区传统生态知识活化利用研究”(项目编号:trxyDH2208)的阶段性成果。
非遗名录中的传统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名录中的贵州传统戏剧种类丰富,涵盖少数民族戏剧、祭祀仪式性戏剧、傀儡戏剧、民间小戏四大类型。非遗名录中的贵州传统戏剧具有民族特色鲜明、原始古朴之风浓郁、交融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传统戏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大讨论的第三期:学者、观点与贡献——一个学术史的回顾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8,共8页周传斌 唐亚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甘宁青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现状的民族志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2JJD850003);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北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经验与发展趋势”(项目编号:2023jbkyjd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一词是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才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概念,有其自身的概念史、学术史历程。文章在把我国有关中华民族的大讨论划分为四期学术史进程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以1985年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为标志开启的第三期大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 第三期讨论 谷苞 费孝通 李文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性概念的发现、阐释与作用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9-16,共8页周叶中 汪雨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内法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4&ZD125)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并且实现了三次重大的发展。前两次是近代国人分别以“自强”与“救亡”为主旨的民族复兴思潮。当近代中国处于救亡图存的困境之中时,民族性的概念从西方引入并得以充分阐释。在这两次...
关键词:民族性 民族复兴 团结力 自信力 意志力 
长征精神与贵州民族团结的现代传承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吴嵘 吴楚越 
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重点项目“遵义市全域化创建民族团结示范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3ZLJD001)的阶段性成果。
长征精神与贵州民族团结之间的联系是深刻而持久的。在长征期间,红军在贵州的行进过程中,与当地的各民族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成为贵州民族团结的历史基石。现今,长征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弘扬,成为贵州各民...
关键词:长征精神 民族团结 传承 
“国家-民族”理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探赜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李少鹏 张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VM2001);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健全‘大思政’育人格局研究”(项目编号:2024RW262)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基于“国家-民族”的理论视角,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框架下,国家与中华民族是管理与被管理、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呈现伞式结构,国家在物质、观念、认同三个层面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以此为基础,国家进行三个层次的建设:第一层次有形...
关键词:“国家-民族”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有感有效 五位一体 五观 五个认同 
回归生活:现代化生活场景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刘洋 张雅倩 
2024年度国家民委问题研究委托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基层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GMI-169);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先锋”(项目编号:省社科联通[2023] 23号)的阶段性成果。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建立价值认同、明确精神归属的根本途径。生活场景具有超越其他场景的普遍性、生活性、协同创新性,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虚实结合的重要载体。人们同生活环境的互动形式在历史演...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 生活场景 现代化生活场景 
疆域一体与文化融通:明朝时期中华民族稳固壮大的重要特征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狄鸿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项目编号:22&ZD210);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术团队引领计划“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3QNYL10)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中华民族发展处于“稳固壮大”的时期。对此,可以从“疆域一体”与“文化融通”两方面把握。“疆域一体”主要表现为明朝通过多种治理形式,稳定了元以来中华民族的生息环境;在思想观念方面承续元朝的正统观、华夷一体的天下观、华...
关键词:明朝 中华民族 疆域一体 文化融通 
生命历程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67-174,共8页董正锴 王福帅 
贵州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贵州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政治信仰强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353)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务工或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本看似稳定的养老保障,如何保障生活来源、解决医疗保障问题、满足精神需求等问题成为留守老人在身体机能下降的同时不得不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农村留守老人作...
关键词:生命历程 留守老人 养老困境 
嵌入与引领:乡村能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善治的进路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75-183,共9页丁洁莹 梁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礼俗与武陵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XMZ026)的阶段性成果。
完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乡村能人的善治实践不仅受到传统礼治文化的濡染,还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多向度影响。在民族地区乡村善治形成的过程中,乡村能人民间权威角...
关键词:乡村能人 民族地区 乡村善治 乡村振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胡毓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姜家梁墓地考古资料的发掘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24)的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南下,纷纷效仿汉族体制建立政权,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终结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拓跋鲜卑早在部落联盟时期就融合了东部鲜卑、匈...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北魏王朝 交往交流交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