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鸿旭

作品数:31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社会人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淄博师专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医现代转化的实践及当代启示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5年第4期82-86,共5页狄鸿旭 翟浩宇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中医的现代转化成为困扰国人的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现代转化的难题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思想,并在实践中关注新中国现实的卫生国情和人民群...
关键词:毛泽东 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党史中的边疆治理故事
《中国民族》2025年第2期6-8,共3页狄鸿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项目编号:22&ZD2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边疆史和边疆治理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强调“运用好边疆研究成果,讲好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故事”。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
关键词:边疆治理 兴边富民 历史性变革 多学科研究 领土主权 历史性成就 共同缔造 集体学习 
疆域一体与文化融通:明朝时期中华民族稳固壮大的重要特征
《贵州民族研究》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狄鸿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项目编号:22&ZD210);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术团队引领计划“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3QNYL10)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中华民族发展处于“稳固壮大”的时期。对此,可以从“疆域一体”与“文化融通”两方面把握。“疆域一体”主要表现为明朝通过多种治理形式,稳定了元以来中华民族的生息环境;在思想观念方面承续元朝的正统观、华夷一体的天下观、华...
关键词:明朝 中华民族 疆域一体 文化融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卫生工作与基层治理重构──以防疫医疗队为视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04-611,共8页狄鸿旭 张永建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域’思想历史回溯研究”(SZKY2024021)。
卫生工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是维护国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新政权以“防疫医疗队”的组织形式深入广大基层地区开展卫生工作,通过推动“情感认同的激发(疫病防治)—思想文化的改造(教育宣传...
关键词:卫生工作 基层治理 防疫医疗队 政权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发展及其时代特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20-28,共9页狄鸿旭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团队项目“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研究”(2023QNYL10)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进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这一道路的特征首先是维护并巩固国家统一,主要在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政权建设中实现,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中...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 中华民族大家庭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形势、逻辑与进路
《青海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43-51,共9页狄鸿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22&O210);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团队项目“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研究”(2023QNYL10)。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必须构建科学、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博弈背景下,超越西方民族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十分必...
关键词: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学的历史阐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年第3期151-163,175,176,共15页狄鸿旭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23年度重点委托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案例库建设研究”(23003)的阶段性成果;学校党建研究课题专项经费资助。
历史学本身具有阐释学性质,历史观决定历史知识生产。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是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核心思政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堂主渠道。课程主要讲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历史观 唯物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历史阐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入职高校思政教师的角色进入与能力提升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期187-195,共9页狄鸿旭 张永建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师站稳讲台、引领课堂,做好思政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入职教师专业背景、生活阅历、思想认识、实践经历等方面有共同性特征,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与教学内容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相对趋同的问题。新入职思政...
关键词:高校 新入职 思政教师 业务能力 
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实质与时代价值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3年第5期58-64,共7页狄鸿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百年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研究”(22AKS011)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所形成精神谱系的继承弘扬,也是当代中国建设与改革事业历程的升华凝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新时代的英雄精神立足唯物...
关键词:英雄精神 内涵实质 时代价值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被引量:2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46-54,182,183,共11页狄鸿旭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差异与思政课引导研究”(BNUSZPXZX22ZD01)。
高校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职责,需要结合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发展方面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树立正确祖国观,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树立正确民族观,在“五史”学习教...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等学校 “五史” 课程思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