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道德

作品数:140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坤新陈文江杨其勇金渊博朱拾遗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猪八戒“好色”形象探源
《中州学刊》2021年第3期138-144,共7页周固成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游戏舞台艺术研究”(19YSD004);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西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演变研究”(2019SJA1568)。
猪八戒这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属于世代累积型的艺术形象。古典文学中猪八戒的“好色”主要表现在骗婚、抢亲、调情等诸多方面,但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中猪八戒的“好色”内涵有所不同。从元杂剧到明代小说再到清代宫廷大戏,猪八戒的“...
关键词:猪八戒 “好色”形象 民族道德 文化环境 政治功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的实践研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6期7-7,共1页毕小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是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课程群,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有谁培养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下面,笔者就...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群建设 实践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精神 民族道德 文化思想 
“民族伦理与共有精神家园”学术论坛综述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2期154-157,共4页李伟 张丽艳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宁夏伦理学会和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民族伦理与共有精神家园'学术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共有精神家园 学术论坛 民族伦理 民族道德 民族伦理学 道德生活史 宗教伦理学 
德性叙事:民族道德生活研究的展开视域被引量:1
《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185-190,共6页陈文江 李晓蓓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编号:13&ZD064)的资助
民族道德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民族存在的基础和根本。然而从研究的现状来看,民族道德的研究长期存在片面化、碎片化、民俗化和抽象化的现状。事实上,人类道德行为的连续性是基于人类对于道德关系的叙述展开的。为了克服缺乏整体性分...
关键词:德性叙事 制度结构 仪式 惯习 
论日本人的精神支柱之武士道
《山西青年》2017年第21期79-80,共2页张珂 
日本武士道精神被称之为日本的花朵,是日本人精神的支柱。纵观日本的历史,无论是武家当政,带刀武士横行街道的时代;还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走向侵略的道路。我们都可以看见武士道精神的影子,这种精神在现...
关键词:武士道精神 精神支柱 军国主义 民族道德 
传承道德文化,感悟中国力量——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28-128,共1页周谨平 赵琳 
由李建华教授等撰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一书分五篇二十章,系统探讨了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问题。著作者在积极地吸取自古以来各民族道德文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传统到现代...
关键词:道德文化 中国力量 中国传统道德 民族道德 融合问题 现代 五篇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主轴 道德理念 
民族的德性叙事--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的方法论思考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3期133-140,共8页王怡 韩思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4YJC840030)
民族道德生活史的研究,应当摒弃以往伦理学研究中的普遍主义的研究进路。在研究某一民族的道德生活时,应当运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该民族特殊的信仰生活和世界观体系,独特的民族叙事传统,以及在其民族生存与发展中所形成的...
关键词:民族道德生活 德性伦理 品格 视阈 叙事 
《白鹿原》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旨趣
《中外文化交流》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李建军 
陈忠实认识到了历史与小说的密切关联,我们从他的叙事中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一个作家的伟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善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表达上,陈忠实写出了民族道德和伦理中不灭的善,我们从中看到了他慈悲的仁者形象。
关键词:《白鹿原》 艺术旨趣 美学价值 民族道德 陈忠实 历史 小说 叙事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书评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5期140-140,F0003,共2页文贤庆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尊崇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对伦理秩序和道德教化的强调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源起五千多年前伏羲时代的道德萌芽,一直延续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华民族展现出了一副...
关键词:中华民族 民族道德 生活史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书评 丛书 当代中国 礼仪之邦 
德孝伴我成长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6年第8期6-6,共1页杨昂达 
“万善德为本,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石。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始无刻不牵动父母的心。
关键词:孝敬 成长 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 民族道德 父母 世界 人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