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东方言

作品数:30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俊阁魏红戚晓杰宋开玉翟燕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政学院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语文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山东方言情态动词“待”及其连词化现象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07-115,共9页王军 寇晴丹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汉语白话语法史研究”(L19AYY001)。
“待”由表意愿转为表假设,最终演变为假设连词,一些同表意愿的其他情态动词演变方向与之具有平行性。它们除了具有共同的语义基础、语法功能及语法位置,还经常出现于假设复句中,经过高频使用,逐渐弱化自身的“意愿”义而吸收句式的“...
关键词:“待” 情态动词 连词化 平行虚化 
主观化的扩展效应——以明清山东方言词“又咱(又咋)”为例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2期51-57,104,共7页刘永静 
"又咱"即"又咋",是特有的明清山东方言词。本文采用较常用并具有一定理据的词型"又咋",基于语法化的扩展观,对主观化的扩展效应进行理论性的尝试,认为"又咋"的主观化是语义—语用环境的扩展,客观疑问的弱化和主观疑问的加强是"又咋"发...
关键词:副词 疑问代词 语气副词 又咋 
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猪毛绳”补证
《蒲松龄研究》2015年第3期111-113,共3页李成晴 
通过明代李开先、冯惟敏著作中运用"猪毛绳"之例,补证张崇琛先生之说,且解释刘刊等《聊斋志异》白话本将《马介甫》篇"毛绠"解作猪毛绳的合理性。后据《于公案》、李鸿章奏折中的用例推论清代后期"猪毛绳"可能已成为华北方言的通用语汇。
关键词:猪毛绳 李开先 冯惟敏 聊斋志异 毛绠 
《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再举证——基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的对比被引量:2
《蒲松龄研究》2014年第4期124-140,共17页吴佩林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时期山东人写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成功地运用山东方言土语,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通过《醒世姻缘传》与《红楼梦》中共同存在的二十五个典型山东方言词汇的对比,再次证明了《红楼梦》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明...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红楼梦 山东方言 明清小说 
《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举证——基于蒲松龄聊斋俚曲作品的对比被引量:4
《蒲松龄研究》2013年第4期100-111,123,共13页吴佩林 
通过《聊斋俚曲集》与《红楼梦》中共同存在的二十个山东方言词汇的对比,可以证明《红楼梦》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明清山东方言。研究《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对考证《红楼梦》作者、人物、历史背景与写作素材等或有一定参考价值,当...
关键词:红楼梦 聊斋俚曲 山东方言 蒲松龄 
《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该书是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冯春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共132万字。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为基础研究对象...
关键词:方言语法研究 山东大学 明清时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金瓶梅词话》 《聊斋俚曲集》 《醒世姻缘传》 博士生导师 
明清山东方言中与象声词相关的特殊行为动词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2年第11期30-31,共2页高玉蕾 
明清山东方言中有一批与象声词有关的特殊行为动词,有的由象声词通过义域转移或转类而来,有的则由象声语素组合成词指称相关动作。转喻是象声词用作行为动词的心理基础,与动词相同的句法位置是象声词用作行为动词的语法基础。
关键词:明清山东方言 象声词 特殊行为动词 转喻 
明清山东方言能性述补结构“VO不C”句式消失管窥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60-62,共3页张福通 
本文以山东方言语料为切入点来考察"VO不C"句式在明清时期的发展趋势,认为这一句式大体在康雍乾时代趋于消亡;同时笔者对其消亡原因进行了探讨,其原因是:一、明清时代这一句式已不具有能产性,同时"VO不C"所对应的肯定句式首先在明清时...
关键词:VO不C V不CO V得CO 
《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书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28-128,共1页孙剑艺 
20世纪40年代,吕叔湘先生关于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释您,俺,咱,略,附论们字》、《说汉语第三身代词》、《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等的发表,被誉为“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此后,近代汉语语法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有关近代...
关键词:山东方言 词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 近代汉语 书评 明清 三身代词 40年代 
试析明清山东方言代词重叠和同义代词并列连用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23-126,共4页张俊阁 
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发展过程中代词重叠或并列连用现象,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其用例主要是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用例较少,人...
关键词:代词 重叠 连用 语义 语用 语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