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动化

作品数:30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钱震宇夏素芬林海燕王冬梅吴新民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汉语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高考英语名词动化现象及其习得策略
《教学考试》2023年第33期40-45,共6页陈展 杨佳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202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高中生英语一词多义习得的策略及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21B245)。
名词动化现象,又称名词动用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指人们把名词不加任何形态变化,直接当作动词用,使之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并衍生出相应的动作意义,既可以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也可以当作非谓语动词来使用,位置非常灵活。名词动化...
关键词:高考英语 非谓语动词 古英语 习得策略 句法特征 构词手段 名词动用 形态变化 
脱欧是如何改变英语的
《英语文摘》2019年第8期48-54,共7页Christine Ro 陈鑫(译) 
3月早些时候,英国诗人布赖恩·比尔斯顿在推特上发表了一首新诗。这首题为《富有意义的投票》的诗在结尾写道:'看起来多么愚蠢/多么无知、荒谬/一个国家被重新定义/仅为追随一个词语'。'脱欧'一词很快就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词,在英国人的...
关键词:名词动化 北爱尔兰 
网络语言中的单音节名词动化现象——以“水”为例
《科教文汇》2019年第5期70-71,共2页魏玮 
网络语言中如"水""粉""奶"等单音节名词会产生动化的现象。本文先从历时层面以"水"为例研究其演变过程,再从认知学、语用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语言 单音节词 名词动化 
网络词语“安利”的词义演变研究被引量:3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48-51,共4页王欣怡 
当代社会中,网络语言无疑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交际语言,不仅在网络上,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利"一词就是一个流行的网络词语。"安利"一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仅二十年时间,它从音译的专有名词引申出一个"诚意推荐"的义项。根...
关键词:词义演变 安利 语言模因 名词动化 
英语名词的动化——基于认知转喻和隐喻机制的视角被引量: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4-78,共5页刘静 
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转喻和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名词动化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名词动化的认知过程,以及认知转喻机制和隐喻机制如何在名词动化过程中发生作用。
关键词:名词动化 转喻机制 隐喻机制 
试析“今天你N了没有”及其类同句式中的名词动化现象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年第10期147-148,共2页郭全生 张曼 
本文收集"今天你N了没有"及其类同句式中"N"位的102个名词,对它们进行语形截取、语义补足、语用延伸和认知转喻分析,认为其名词动化现象的实质是"受事名词或受事名词的简化形式转喻整个事件",并认为语境对于此类句式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
关键词:“今天你N了没有” 名词动化 转喻 语境 
人体器官名词认知转喻研究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34-38,共5页夏素芬 夏日光 
在一定的语境中,古汉语里部分人体器官名词会出现名词动化和意义嬗变现象,准确掌握这一语言规律,是正确理解人体器官名词深层意义的关键。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为指导,对古汉语中数个人体器官名词动化的现象进行认知分析,以揭...
关键词:转喻 名词动化 认知框架 
人体器官名词“足”的认知研究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夏素芬 
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通常会发生词类转变并产生意义转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理论,对古汉语中人体器官名词"足"在动化及意义转变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为"足"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提供认知依据。
关键词:突显观 名词动化 意义转变 
现代汉语名词动化浅探
《语文知识》2013年第3期127-128,共2页徐慧 
名词动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名词直接用作动词,具有动词的特性,表示与该动词有关的活动特点、性质特性的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名词动化的特点、意义和研究现状,并采用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分析法分析现代...
关键词:名词动化 研究情况 特点 意义 
谈词类活用的修辞特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134-135,共2页林海燕 
词类活用与其他语法现象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它具有鲜明的修辞特征。为了追求用最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思想的基本要求,古人在语言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突破语法常规,用甲类词临时代替乙类词。文章列举专有名词动化、动词及形容词活用为名...
关键词:词类活用 修辞 名词动化 名词做状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