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辩

作品数:164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斌峰曾昭式孙中原崔清田何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普通逻辑语境下墨辩逻辑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92-96,共5页曾昭式 
关键词:普通逻辑语境 墨辩逻辑学 墨子 中国 思维方式 学术批评 
一封关于《墨辩》是否已提出相当于三段论推理形式的信被引量:1
《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76-78,共3页陈孟麟 
云之兄:读1989年第4期《哲学研究》您的一篇文章,感到很有帮助。尊作阐述的问题,对促进学术研究,十分有益。其中有的内容,我过去曾持同样看法,但后感于理未安。既提出想讨论一下,目的在于相互切磋。比如,尊作把《墨辩》解释“说知”时...
关键词:三段论式 墨辩 推理形式 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类事物 逻辑史 思维内容 中国古代逻辑 推理过程 
《墨辩》逻辑范畴三题议被引量:3
《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48-54,共7页陈孟麟 
一、《墨辩》逻辑三范畴的含义范畴是人们从某一角度,对事物某一因素、侧面或环节的抽象。人们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总是在范畴这一浓缩的形式中得到表现和确定的。一门科学的认识成果,需要集中体现于一定范畴之中,而成为这门科学的基本...
关键词:墨辩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逻辑类型 亚里士多德逻辑 规律性 大前提 逻辑学 推理形式 立辞 名辩逻辑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讨论《墨辩》的逻辑思想
《哲学研究》1982年第11期77-78,共2页陈孟麟 刘志华 
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和山东省哲学学会联合组织的中国逻辑史第三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上旬在山东泰安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中国逻辑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墨辩》逻辑以及与《墨辩》
关键词:中国逻辑史研究 《墨辩》 逻辑思想 学术讨论会 研究工作者 联合组织 山东泰安 9月上旬 哲学学 教学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讨论先秦时期各家的逻辑思想
《哲学研究》1982年第1期79-80,共2页崔清田 
中国逻辑史讨论会,于1981年11月1—10日在天津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逻辑学会委托天津逻辑学会和南开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来自各地的中国逻辑史工作者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他们自始至终充满着认真探讨,虚心学习的良好气氛。
关键词:中国逻辑史研究 逻辑思想 中国逻辑学 先秦时期 讨论会 先秦逻辑史 《墨辩》 南开大学 公孙龙子 天津 
试述《墨辩》中若干范畴的理论
《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65-68,共4页李世繁 
《墨辩》是指《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六篇。它们是后期墨家所写。 《墨辩》有完整的、深刻的逻辑思想,其中包含着卓越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李约瑟教授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指...
关键词:《墨辩》 中国科学技术史 形式逻辑 逻辑思想 后期墨家 辩证思想 《墨子》 李约瑟 希腊人 经说 
墨經辯論术的一个問題——兼与譚戒甫、高亨先生商榷
《哲学研究》1958年第8期48-52,共5页李景春 
一、问题的提出譚戒甫先生撰“墨辯發微”和高亨先生著“墨經校詮”都是在一九五八年出版的,內容都叙述了墨家的关于形式邏輯应用墨经部分。在“墨辯發微”的上经校释九十二条至九十六条及下经校释第一条,即“墨经校詮”的经上九十四条...
关键词:高亨先生 墨家 校释 墨经 墨子 符合真理 片面性 思想 墨辩 对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