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品数:578被引量:41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管成学陈国华陈国华雷立柏江晓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约瑟首次来华与《中国科学技术史》之撰写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8-27,共10页邓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代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19JJD77005)阶段性成果。
李约瑟早年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后学术方向转变为科技史,编撰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1943年,他受英国政府公派援华首次来到中国,依托中英科学合作馆前往各地访问参观,体验中国人生活,考察中国科学技术现状,搜集中国科技史材料,与中国学...
关键词: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全面抗战 中国科技史 
聚变与突围:解码央企科技创新
《国资报告》2024年第12期30-45,共16页郭大鹏 刘青山 原诗萌 粟灵 
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提出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彼时,中国由于缺席前两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列强的降维打击下...
关键词:央企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工业革命 西方列强 英国科学家 
以文明注解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述评
《中国农史》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刘海峰 郭昭昭 
文明的视角一直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要视角,李约瑟的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系列(中文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正是对此的深刻写照,该系列初版于1954年,至今已有28个分册面世,但仍余4个分册未出版,可见体量之大,它也是国内...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技 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卢嘉锡 李约瑟 多卷本 文明 
与山缔生死盟:徐霞客的游与思
《华夏文化》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夏绍熙 
在中国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中,我们常把徐霞客作为一名科学家来看待,具体说是中国古代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或地学家(如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都是这样定位的)。当然,徐霞客的主要著作《徐霞客...
关键词: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人文地理学 中国现代学术 现代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史》 卢嘉锡 李约瑟 
李约瑟笔下的王铃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5期71-74,共4页赵明远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1995)是誉满全球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简称SCC,又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作者。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关键词:历史语言研究所 剑桥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誉满全球 中央大学 历史系 傅斯年 
李约瑟的在华学术活动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年第1期297-312,共16页徐冯媛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他的在华经历对该书的撰述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在华学术经历激发了他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兴趣,通过实地考察深化了他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其次,李约瑟在华期间结识了不少中...
关键词:李约瑟 在华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技史文献引文英译方法初探——以《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CAHST)为例
《中国科技翻译》2024年第2期1-4,共4页俞月圆 
2023年度自然科学史专门项目“西方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比较专题研究”(编号:E3291Z09)资助。
中国古代科技史文献是科技史家从事相关研究的起点与依据。科技史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具有涉及学科范围广、专门术语多、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差异大、隐含的文化背景较复杂等特征。如何在学术论文的语境中做好科技史文献引文的翻译,兼顾表...
关键词:翻译策略 语境意识 科技史 史料翻译 
融入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被引量:1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4年第5期4-9,共6页史加祥 
将古代人民在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中的杰出成就纳入教材是新时代科学教育的使命。《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渗透科学史教育”。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还能在“双减”背景...
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教育加法 主题设计 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 
方氏父子的瓦屋山情结--《一座瓦屋山 两代植物情》专题报道的由来
《生命世界》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何勇 尹霜林(图) 王家才(图) 
2004年,历经全国146余家科研教学单位,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45年艰辛编撰,80卷126册,5000多万字的巨著《中国植物志》面世了。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这部鸿篇巨制的编纂者们。在这部植物学宝典的编纂中...
关键词:《中国植物志》 植物学研究 瓦屋山 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研教学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尼达姆 
“李约瑟之谜”有了解吗?
《商学院》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睦纪刚 钱丽娜(整理) 
为了提升国家创新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
关键词:李约瑟之谜 《中国科学技术史》 创新链 人才链 创新发展能力 资金链 工业革命 产业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