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教

作品数:44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吕宗力侯旭东何志国陈坚张小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哲学史》《中国宗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北朝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与演变研究
《天工》2025年第3期10-12,共3页罗睿丽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分裂、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艺术发展迅速,呈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与演变趋势,这既是佛教文化在中国深入传播的结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宗教与艺术的互动。首先对南北朝佛教雕塑...
关键词:南北朝 佛教 雕塑艺术 风格特色 演变趋势 
常无与无相——南北朝佛教对《涅槃经》虚空喻佛的两种诠释方式
《佛学研究》2024年第1期232-240,共9页刘伊玲 
在大乘佛经中,虚空为佛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喻体。虚空的基本涵义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在《涅槃经》中关于虚空喻佛存在两种相反的描述,一种认为虚空与佛性真实平等,另一种认为虚空与佛性存在有、无差别。在南北朝《涅槃经》的解释家中,僧...
关键词:虚空 涅槃经师 净影慧远 
九州攸同:魏晉南北朝佛教僧眾的地理觀念與實踐
《佛教文化研究》2023年第1期44-75,447-448,456-457,共36页楊劍霄 
2017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17ZDA233);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帶一路’沿線佛教文明交流史研究”(19CZJ009)的階段性成果
佛教所傳地理學與中國本土地理學的互動對僧衆社會生活產生巨大影響。首先,從地理觀念與實踐層面探析佛教僧眾的西行求法活動需要處理兩個問題:西行求法的内在動力機制與具體的西行地理技術。前者主要與僧衆對印度“天竺中心說”的改造...
关键词:佛教地理 中邊關係 西行求法 法顯 
南北朝佛教雕塑艺术的风格与演变分析被引量:1
《收藏与投资》2023年第5期58-60,共3页高丽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胡汉文化互动关系与北魏佛教造像研究”(项目编号:NO.2014PY8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WU1709114)。
佛教雕刻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利用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多种媒介材料,与时代的美学特征相融合,在佛教雕刻艺术中融入各种元素,为佛教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秀骨清像”是南北朝佛教雕塑艺...
关键词:南北朝时期 佛教雕塑艺术 风格 演变 
南北朝佛教“体用”观念的树立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王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编号:17ZDA233)阶段性成果。
中国哲学“体用”观念的树立,起始于六世纪初的南朝佛教撰述。梁武帝、沈绩与宝亮等佛教思想家在形神论语境中缔造了这一哲学范畴。而在北朝佛教地论学派的撰述中,体用观念整体上带有明显的修道论色彩。梁武帝与沈绩以“体”为中心,以...
关键词:体用 梁武帝 沈绩 宝亮 地论学派 
魏晋南北朝佛教精舍类别与形制考略
《云冈研究》2022年第4期63-69,共7页王建斌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研究专项课题“云冈石窟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兼论云冈石窟体现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2020YGZX080)
佛教精舍传入中国早期,在名称、形制与布局上还未定型,在与本土文化、建筑形式及建筑材料互相影响、融合下,佛教精舍在建筑形式、布局与功能上发生了嬗变,且逐渐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布局。从佛教精舍的选址、功能、建筑...
关键词:佛教精舍 祗园精舍 精舍形制 朗公寺 
一部南北朝佛教开拓性的力作——读《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
《佛学研究》2021年第2期336-341,共6页李建欣 
圣凯教授用功多年、精心结撰的大著《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①终于出版了,可喜可贺!本人并不专门从事南北朝佛教研究,作为一位佛教研究者,想从中国佛教研究史或学术史的角度对于圣凯教授的新著谈几点蜻蜓掠影式的粗浅感受。一、南北朝...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 地论学派 汤用彤 南北朝佛教 汉魏两晋 思想史 学术史 北京大学 
《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4期23-23,共1页圣凯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地论学派历经北魏至隋唐,以洛阳佛教为源头,以邺城、长安为中心,辐射今天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一带,是南北朝佛教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遵循地论学派"五门"的...
关键词:地论学派 佛性 观念体系 南北朝佛教 圆融 思想史 心识 思想体系 
魏晋南北朝佛教功德观念探微
《中国佛学》2020年第2期82-99,共18页唐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项目编号:14ZDB003)的成果之一。
“功德”观念是中国佛教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修功德作为修行实践,包括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过程中的种种善行,将佛教信仰者对人生、道德、信仰、轮回、彼岸、解脱的思考,对善恶、好坏、损益的区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关系的回应...
关键词:功德 福报 善行 
汉地早期造像记的发展——基于印度视点的考察被引量:2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4期96-106,共11页吴虹 
南北朝时期造像活动兴盛,随之产生的大量发愿文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宗教思想提供了珍贵材料。对此,学界已经积累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倾向于在中国语境下分析这些铭文,而不够重视这种造像积福思想的外来根源。功绩积累和转移的基...
关键词:中印交流 造像记 南北朝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