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社会

作品数:1510被引量:108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放付畅一吉彦波刘长林郁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解读——从理论和指导思想的视角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年第12期13-15,共3页李淑珍 
从苏联模式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马克思预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和无阶级社会,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实际上是在还没有完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基础的任务之前,在还没有完成马克思提...
关键词:苏联模式 指导思想 消灭阶级 无阶级社会 高度集权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 经验教训 魏德迈 教条式 
逐步走向国家社会合作共治的公共管理变革被引量:1
《发展》2009年第11期9-11,共3页胡仙芝 余茜 俸锡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化发展与公共管理变革>(项目编号:2006CZZ011)的课题成果之一
在人类长期的阶级社会中,所谓行政管理,就是一个阶级利用政权、军队、警察、法律等国家机器和工具对社会实行的管理。它在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服务的,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国家统治着社会。随着人类政治的发展,尤其是进入...
关键词:社会合作 管理变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共治 阶级社会 行政管理 阶级统治 国家机器 
逐步走向国家社会合作共治的公共管理变革被引量:2
《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10期11-13,共3页胡仙芝 余茜 俸锡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化发展与公共管理变革>(项目编号:2006CZZ011)的课题成果之一
在人类长期的阶级社会中,所谓行政管理,就是一个阶级利用政权、军队、警察、法律等国家机器和工具对社会实行的管理。它在本质上是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服务的,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国家统治着社会。随着人类政治的发展,尤其是进入...
关键词:社会合作 管理变革 国家机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共治 阶级社会 阶级统治 行政管理 
文字作品v.美术作品--对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被引量:21
《中外法学》2009年第2期246-266,共21页杨明 
关键词:美术作品 文字作品 财产所有权制度 著作权制度 保护范围 智力成果 阶级社会 宋朝时期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辨析被引量:2
《学术界》1997年第1期5-9,共5页李淑珍 
关键词:市民社会 马克思 黑格尔 概念辨析 特殊性 社会物质生活 阶级社会 经济基础 政治生活 伦理精神 
关于社会的运筹性因素和自我调节功能
《哲学动态》1991年第7期26-28,共3页赵家祥 姜健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1)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层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社会意识等,这些层次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诸种社会矛盾。它们已经成为历史...
关键词:运筹性因素 自我调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教科书体系 上层建筑 局部调整 人类社会 阶级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成人 
论犯罪概念被引量:2
《法学杂志》1991年第1期4-6,共3页康树华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即侵犯统治关系的行为,这种行为又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由体现统治阶段意志的法律来加以认定。因此说,犯罪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它...
关键词:犯罪概念 犯罪学 犯罪行为 社会现象 人类社会 不良行为 刑法学 统治关系 统治阶级 阶级社会 
所有制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117-121,共5页田醒明 
所有制是否存在于人类一切社会中?不,所有制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它同阶级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于全人类公有。
关键词: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关系 生产发展 阶级社会 私有制 历史阶段 劳动者 四个环节 马克思 归属问题 
试论庄子哲学与楚文化的关系被引量:4
《江汉论坛》1988年第2期71-73,共3页朱晓鹏 
庄子的时代,正是诸子争鸣、学术繁荣的时代,庄子的家乡蒙,地处南北交会的中心区域,各种思想都会在此交流传布,加之庄子"其学无所不窥",所以他深深地感受到过多种文化的激荡.庄子思想之所以绚丽多彩、包容万象,不能不部分地归功于这多种...
关键词:庄子思想 庄子哲学 学术繁荣 氏族社会 深远影响 平等思想 思想家 楚文化 阶级社会 史记 
试论先秦刑罚规范中所保留的氏族制残余被引量:4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199-210,共12页吴荣曾 
本文认为,在氏族制下面并无法律,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仍须遵守共同的规则——习惯。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以后,诸如血族复仇、发誓、神判、象刑等旧习惯,依然有所保留,不过其性质、作用都和原来不同,已转化为法律的一个...
关键词:氏族制度 象刑 血族复仇 刑罚 阶级社会 先秦 原始社会 神判 中国社会科学 战国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