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论

作品数:46被引量:1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珂孟宪清金惠敏何玉国李河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哲学动态》《外国文学评论》《青年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解构与重建之间——艾伦·蒙斯洛的史学理论与实践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1期67-82,共16页邓京力 佟文宇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史学理论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LSA002)阶段性成果。
作为时任《反思历史:理论与实践杂志》二十年的主编,艾伦·蒙斯洛在海登·怀特和凯斯·詹金斯等人思想的影响之下,于20世纪80-90年代转向史学理论研究,成为后现代史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他一方面质疑传统史学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原则,指出...
关键词:艾伦·蒙斯洛 解构论 作为历史的过去 永恒的当下 作者-历史学家 《反思历史杂志》 
解构论的审美观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81-86,93,共7页徐珂 
解构论从消解话语的隐喻性出发,"颠覆"了哲学和文学的学科分野,认为哲学和文学都是话语"书写"的自由嬉戏,并以此"构建"了自己的审美观。解构论的美学观是多元而又不确定的,其内涵丰富程度同其哲学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致的。如果以传统语言...
关键词:解构 隐喻 游戏 书写 
基于一般集成论逆向扩展的一般解构论
《交叉科学快报》2021年第1期6-14,共9页赵士洋 
集成、解构是自然界、社会和技术领域常见的现象。唐孝威院士提出一般集成论,主要涵盖集成过程的相关现象的描述,不能完全用于描述解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门新的关于解构现象的学科。在一般集成论的基础上,基于原有的还原、合理还...
关键词:解构 一般集成论 一般解构论 复合材料 失效准则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哲学基础:解构论被引量:2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7-23,共7页杨永忠 周庆 
由于解构论与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本体论、方法论和理论取向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与相似之处,因此,解构论成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哲学基础。解构论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瓦解传统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唯理主义基础...
关键词:后现代女性主义 解构论 形而上学 逻各斯中心论 
解构论的文本观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50-55,共6页徐珂 
解构论在“置换”传统形而上学书写策略的基础上,把“延异”“撒播”“踪迹”和“替补”等反形而上学原文字术语,既作为“摆脱”形而上学的语言单位,又作为克服形而上学弊端的工具和手段,以此建构自身非总体化的文本观念。解构论大大深...
关键词:解构 文本 书写 延异 游戏 
解构论特征及其局限性被引量:2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40-44,126,共6页徐珂 
解构论在保守性与革命性、寄生性与创新性、边缘性与中心性之间显示了自身特性。它"本质"上看似虚无主义,但却表现为一种肯定性思考;看似"超越"了形而上学,但仍是形而上学;看似相对主义,但却具有理论的绝对性;看似消解意识形态,但却时...
关键词:解构论 特征 局限性 德里达 
时间路径的通畅与障碍:重读德里达的 《“几何学起源”导论》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378-378,共1页尚杰 
胡塞尔晚年的《几何学起源》一文,表达了他的现象学哲学的神秘渴望,即讨论观念的起源问题,这就把时间哲学问题纳入了哲学思考。德里达对这篇文章作了详细的解构式阅读,指出胡塞尔在“时间”“起源”“历史性”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上,还保...
关键词:德里达 解构论 传统形而上学 现象学哲学 几何学 胡塞尔 时间路径 哲学思考 
试析德里达解构论潜在的本体论特点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7,共7页孟宪清 
德里达的哲学解构论是在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争论并吸收后者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界一般认为,德里达哲学以解构主义为核心,解构的对象之一就在于本体论,因此学界往往忽视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特征。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既强调文...
关键词:德里达 本体论 建构 文本 
试析德里达解构论潜在的本体论特点被引量: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9-15,共7页孟宪清 
德里达的哲学解构论是在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争论并吸收后者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界一般认为,德里达哲学以解构主义为核心,解构的对象之一就在于本体论,因此学界往往忽视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特征.德里达哲学潜在的本体论既强调文本...
关键词:德里达 本体论 建构 文本 
老子文本书写与解构论被引量:7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何玉国 
老子文本中充斥着大量的譬喻性和象征性表述,其书写作为一个"譬喻性和象征性交织杂处"的运思过程,譬(隐)喻性和象征性的运用使得"道"之论理以相似性的特征不断延展(所谓"生"),从而达到"感性事物对非感性事物富有意味的触及";同时使得"道...
关键词:老子 道论 解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