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字

作品数:907被引量:104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甘露于智荣刘永福邓强毛远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广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滇西腾冲契约文书的音借字及其反映的方音
《语言研究》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邓强 李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云南汉语方音研究”(20BYY050)。
《腾冲契约文书资料整理与汇编》所录契约中有不少音借字,文章考辨了这套书所录清代滇西腾冲契约文书里出现的五十多条音借字,进而讨论了音借字反映出的五条方音现象:“详”字声母读送气塞擦音,古船禅母字与心邪母字声母读音接近,齐撮相...
关键词:契约文书 音借字 清代语音 云南方言 西南官话 
道真契约文书音借字反映的清末黔北方音
《古汉语研究》2025年第1期30-49,126,127,共22页邓强 张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民间文书异体字大字典》编纂”(22&ZD304);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基金;广西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中古汉语音韵词汇特色创新研究团队”项目。
《道真契约文书汇编》收录的清代道光至宣统时期的契约文书中有许多音借字,它们反映出黔北道真话在清末时的不少特殊语音现象,声母方面有:泥来相混,尖团合流,知庄章三组与精组相混,遇摄合口一等匣母与合口三等奉母相混,“里”字读零声母...
关键词:契约文书 音借字 贵州方言 西南官话 
“大腕儿”原来是“大蔓儿”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5年第2期43-43,共1页
大腕儿意为有名气、有实力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大腕儿”写作“大万儿”或者“大蔓儿”,“万”和“腕”都是借字,是由秧蔓义的“蔓”引申演变而来。
关键词:借字 写作 演变 
洪迈行书《跋欧阳修集古录》
《书法》2024年第11期47-48,共2页洪迈 
释文:迈前此多见《集古》诸跋,已书于顺伯所藏序录中。晦庵引《隶释》所辨仲宗假借字是也。延之以为此卷有米襄阳题,尤可宝玩,切以为未然。以六一翁翰墨论议其当宝玩,正不待米老也。庆元元年十二月廿一日,洪迈书。
关键词:假借字 行书 洪迈 欧阳修 集古录 
假借字与通假字、古今字的关系辨析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王婷 
在古汉语学习当中,有三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即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假借字指“本无其字”的假借,通假字指的是“本有其字”的假借,但是不少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此外,由于种种因素,部分假借字与部分古今字存在“兼类”情...
关键词:假借字 通假字 古今字 本有其字 本无其字 
新罗乡歌《安民歌》之乡札标记解读研究
《中国朝鲜语文》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崔松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朝鲜汉字资源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8ZDA306);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朝鲜语阅读课为例”(编号:C20212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歌的书写符号“乡札”是一种借字标记系统,用于标记固有词汇和语法结构,是再现古代朝鲜语原貌的重要资料。本研究旨在整合先行研究成果,以语节为单位,试图对新罗乡歌《安民歌》进行新的解读。创作于新罗景德王时期的《安民歌》歌颂君...
关键词:乡歌 乡札 安民歌 借字标记 
借“字”发挥,融合多元构新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实践探索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4年第6期0065-0066,共2页殷凯一 
“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风韵;它不是画,却有画的意境;它不是歌,却有歌的乐律。”“它”就是中国的汉字,汉字博大精深,汉字源远流长,字里蕴含着无穷的知识,是凝结中华智慧结晶,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汉字跨越千年,传遍寰宇,日本的“书道”...
清代云南红河契约文书音借字考释
《文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龙浡 邓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民间文书异体字大字典》编纂”(22&ZD30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云南汉语方音研究”(20BYY050)。
由吴晓亮、徐政芸主编的《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整理与汇编》第五卷中收录了清代红河地区的契约文书共计153件,这些契约文书对研究清代红河地区的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当时契约书写者的文化水平较低,其中存在许多音借字,...
关键词:契约文书 音借字 云南方言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程慧 王敏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碑刻 假借字 职用 
中山王方壶铭文借用现象研究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刘迎 
文字使用中的借用现象是古汉语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从通假和假借两个角度对战国时期中山王方壶铭文中存在的文字借用现象进行整理和讨论,可以探寻出本字与借字在构形和语音结构方面的关系,以及借用现象存在的特点。同时,准确把握...
关键词:中山王方壶 借用 通假字 假借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