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新学

作品数:7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书华杨天保肖永明范立舟刘成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解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5期52-58,共7页闫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春秋》学研究”(项目编号:20CZX029)的阶段性成果。
全祖望修定《武夷学案》,称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足见对其学术地位之推许。但按《伊洛渊源录》所载,胡安国何以“私淑洛学”,其中渊源考察未精,至于何以称“大成”,则其奥义更未分明,此问题学界未能深究。实际上,胡安国“私淑洛学...
关键词:胡安国 二程 道学 《春秋》学 荆公新学 内圣外王 
荆公新学《三经新义》的内圣外王之道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36-44,共9页朱汉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项目编号:19ZDA028)。
庆历之后还是宋学地域学派的“临川之学”,到熙宁以后演变为一种新官学即“荆公新学”。虽然王安石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其学术旨趣、思想内容的重心发生了变化。荆公新学更为关注以经术经世务的外王之道,以满足“积...
关键词:王安石 荆公新学 《三经新义》 外王之道 
两宋之际洛、新学术之争及其思想史意义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21年第7期62-67,共6页李敬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明清关学思想通论七卷本”(19ZDA0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关学四书学研究”(18CZX025)。
两宋之际是道学学派竞合和早期道学话语生成的重要时期,而二程洛学与荆公新学则无疑是这一时期学派角力、话语权争夺、政治地位较量的主角,整体上呈现出洛学艰难延续、新学渐趋消逝的学术格局,而这与程门后学的积极卫道,荆公新学后继乏...
关键词:两宋之际 程门后学 荆公新学 道学话语 
论新三统学说:宋初以降学术思想之嬗变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204-209,共6页曾祥波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诗史释>(15FZW014)
新三统学说系指宋初以降的道统、文统、正统学说。道统、文统学说为宋代树立了"汉—唐—宋"文化传承上的优越地位,正统学说则将之转化为"汉—唐—宋"政治绪统上的大国地位。新三统学说的学理特点是重《春秋》,重史学,重视"汉、唐、宋"...
关键词:五代旧学 宋学 新三统学说 荆公新学 道学 
王安石理财伦理思想探究
《知识文库》2015年第24期20-20,42,共2页张娟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会计伦理思想研究2011SJB72001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11&ZD084
王安石不仅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儒学思想家,他倡导"荆公新学",并公开谈论财利,深化了传统义利观,具有显明功利主义的色彩,与宋代理学强调"灭人欲,明天理"的道义论价值取向相对立。他的理财伦理思想主要有以义理财、节用...
关键词:量出制入 思想探究 荆公新学 宋代理学 道德行为 儒学思想 价值取向 社会财富 义利 太平经国之书 
杨时理学视域中的“异端”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期123-124,共2页包佳道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理学话语体系研究"(12BZX039);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宋代吴中理学研究"(2014SJD3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杨时哲学思想研究"(JUSRP11475)
二程高弟杨时"自守所学以排异端",以二程所传承的儒学道统来大力驳斥其他学派。杨时理学正是通过驳斥其所认定的异端之学,凸显了二程洛学的特征并使之地位不断提升。
关键词:诸子之学 佛老之说 荆公新学 杨时 异端 
略论“荆公新学”之“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25-130,共6页吕变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元科学思想史研究"(项目编号:11BZS020)
宋学张扬士大夫的独立个性与《孟子》在北宋熙宁年间的升格运动密切相关,而王安石变法则标志着《孟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开始受到皇帝和多数士大夫的敬慕与青睐。特别是王安石把他的理论重心置于对时政问题的把握和审视,以...
关键词:王安石 孟子 新学 
从《四书》学看北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30-34,共5页肖永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四书学与理学"(课题号:02BZX032)阶段性成果
从《四书》学的角度,对北宋中后期活跃于学术舞台的理学、荆公新学与苏氏蜀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治学方法和理论特点上三者有较多的相同之处,都注重阐发经典精义、关注天道心性问题、自出义理、发挥己意,但在三派学术的具体内容特别...
关键词:《四书》 理学 荆公新学 蜀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