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公新学

作品数:79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书华杨天保肖永明范立舟刘成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哲学史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王雱《老》《庄》注之诠释特色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5期76-81,共6页薛冰洋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ZC2024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博士后创新项目支持。
王雱的《老》《庄》注在诠释史上的贡献在于,注重对《老》《庄》文本中宏观主旨的把握,偏重义理阐发,并提出以下三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丰富了《老》《庄》诠释史之内容:一是借助“制名寓意”的解读方式来把握作者寓言叙事背后的微言大义;...
关键词:王雱 荆公新学 道家哲学 文本诠释 
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解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5期52-58,共7页闫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春秋》学研究”(项目编号:20CZX029)的阶段性成果。
全祖望修定《武夷学案》,称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足见对其学术地位之推许。但按《伊洛渊源录》所载,胡安国何以“私淑洛学”,其中渊源考察未精,至于何以称“大成”,则其奥义更未分明,此问题学界未能深究。实际上,胡安国“私淑洛学...
关键词:胡安国 二程 道学 《春秋》学 荆公新学 内圣外王 
临川学的性命之理及后期衍化被引量:3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朱汉民 
贵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项目“宋学学统研究”(批准号:19GZGX06)的阶段性成果。
前期王安石之学被称之为“临川之学”,建构性命之理是这一时期的学术主题。临川之学注意将《周易》的天道论与《论语》《孟子》《礼记》的人道论结合起来,以建构新儒学的性命之理与内圣之道。此时王安石赞同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源于他对...
关键词:王安石 临川之学 荆公新学 性命之理 性情 
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被引量:8
《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93-100,共8页刘丰 
关键词:王安石 心性论 乐论 北宋儒学 荆公新学 政治领域 关学 天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