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环境

作品数:61被引量:30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石毓智史冬青邢福义曾传禄李小荣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学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潍坊学院学报》《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国语存续体标记的跨语言考察
《东疆学刊》2024年第4期132-138,144,共8页刘英明 
存续体表示某一动作完成之后所造成的结果状态的继续存在。在对韩国语三种存续体标记搭配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跨语言的考察发现,很多语言的存续体标记均来自存在范畴或与存在范畴有关,借助空间概念表示时间概念...
关键词:韩国语 存续体标记 类型 语义特征 语义基础 句法环境 
汉语NP并列词的微观差异
《辞书研究》2024年第6期114-124,共11页杨萌萌 胡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儿童语言发展的行为学和脑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3&ZD319)的资助。
文章通过描写出现在各种句法位置上的并列词,刻画出“跟、与、同、及、以及”与“和”的差异,并借助介词宾语位置、“把”后宾语位置这样的区别性句法环境,进一步刻画出各个并列词(尤其是“跟、与”)与“和”的微观差异,由此指出“跟、...
关键词:并列词 “和” 句法位置 区别性句法环境 并列词图谱 
《音系词和语法词:跨语言的类型性》评介
《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3期467-474,共8页朱立刚 
新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培育项目“汉英韵律特征架构的多样性与共性研究”(22FPY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三语音系习得研究:以彝族学生英语语调为例”(19XJC740004)的资助。
1.引言“词”是语言学中最难界定的范畴之一。根据词典定义,词是具有语法功能、意义上可辨别、音形相对稳定,在不同句法环境下有一定屈折变化的项目(Trask1993:304;Brown和Miller2013:473)。该标准下确立的词,一般称为“语法词”。词通...
关键词:语法词 语法单位 平行关系 句法环境 跨语言 系词 
句法环境与路径: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朱德康 杨美麒 
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新时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建设研究”(项目号:2022QNPY10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布依语连动结构中趋向动词ma1“来”和pai~1“去”、?au~1“拿”和ku?~6“做”以及“遭受”义动词te?~1和t?k~8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基本符合类型学上关于不对称型连动结构易“语法化”的特征。在语法化路...
关键词:布依语 连动结构 语法化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十足”一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
《现代语文》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王雯琪 费燕洪 
根据“十足”所处的句法环境,可以归纳出六种表现形式:“N+十足”“V+得+十足”“A+十足”“十足+(的)+N”“十足+(地)+V”和“十足+A”。通过诱发测试和阅读判断测试,不难发现,汉语母语者和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对于这六种表现形式有...
关键词:“十足” 句法环境 近义词 偏误 国际汉语教学 
词库与句法之争:生成语法中词根定类的三种方案被引量:2
《当代语言学》2023年第4期595-610,共16页王晨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建构主义句法理论动态和发展前景研究”(20YYC014)的阶段性成果。
词库与句法之争贯穿生成语法的发展历史,在为无语类特征的词根定类这一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认为词根定类的分歧可以归纳为五点:1)词库是否具有生成性;2)词根是否具有原始语类;3)词根定类是否依赖抽象语素;4)定类成分的语音形态...
关键词:生成语法 词根 分布式形态学 句法环境定类 
“莫”是代词还是副词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23年第1期71-84,128,共15页杨萌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语言致使-被动转换的微观句法研究”(22YJC740024)。
本文讨论通常解读为“没有谁/人”或“没有什么/东西”的“莫”本质上是(不定/无定)代词还是副词,以七项句法证据证明“莫”不是代词做主语,而是应分析为副词做状语。文章对“莫”的语言事实做了细致的微观描写,首先分析其分布限制,然...
关键词:“莫” 副词 代词 句法分布 区别性句法环境 
谈疑问语气词“啊”“吗”的可替换程度及差异
《汉字文化》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殷旭升 
疑问语气词"啊"和"吗"一直是汉语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它们之间能否替换。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在是非疑问句中的句法环境和语用功能,进而揭示出疑问语气词"啊"和"吗"只有在反问句式中才能相互替换而不...
关键词:疑问语气词 是非疑问句 可替换程度 句法环境 语用功能 
“还是”作为意外范畴标记研究被引量:2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9-135,共7页葛锴桢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知视角下的汉日动量词对比研究”(2019CYY02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否定在互动中的立场表达研究”(2019-ZZJH-719)。
文章主要考察了“还是”作为意外范畴标记时的鉴别方法、句法环境与产生来源。通过语料分析发现“还是”与表首次发生的词语共现常出现在新闻报道或报刊语体中,且常位于句尾。“还是NP呢”表意外时传达的多为积极或中性语气,此时与传达...
关键词:“还是” 意外范畴 句法环境 “还” 语气 
评价义“你真行”研究被引量:2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5期73-79,共7页王新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构式语法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结构研究”(编号:16YYB020)。
文章就“你真行”的评价义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行”由本义“道路”发展出“能干、不错”义是“你真行”评价义产生的基础,言者态度是“你真行”由自然意义向非自然意义转变的原因,而转变的机制是说话者借用了“反讽”修辞格。“你真...
关键词:你真行 评价义 语境类型 话语功能 句法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