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专利性

作品数:349被引量:66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强管荣齐张晓都刘鑫包宁疆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基因驱动可专利性争议
《争议解决》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王艺珺 
近年来,满足人类需求的生物技术发明不断涌现。基因驱动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给生物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基因驱动的可专利性为重点,探索不同的基因专利保护途径,从而平衡基因驱动的优点和缺点。文章简要介...
关键词:基因驱动 基因可专利性 生物技术与法律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可专利性界定路径
《智能社会研究》2024年第6期48-63,共16页宋红松 王瑞新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重大项目“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修订重点法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RZA01025);烟台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重点项目“人工智能生成的技术方案的专利法定位”(项目批准号:KGIFYTU24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是实务、司法和学界不容回避的问题。解决方法应回归对技术方案中自然人贡献的认定。挖掘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成因,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本质是“自然人贡献+工具贡献”。自然人贡...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专利权 自然人贡献 非显而易见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可专利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科技信息》2024年第20期81-83,共3页陈艳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一门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旨在使计算机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学习、推理、感知、理解和创造等活动。近十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车牌识别 人脸识别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申请 产业变革 可专利性 
关于药物用途发明中涉及作用机理的用途的可专利性研究
《专利代理》2024年第3期63-66,96,共5页赵青 
文章结合专利申请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参考审查指南相关内容以及目前的专利审查实践,分析讨论了药物用途发明中涉及作用机理的用途的可专利性。通过详细分析讨论,总结出当前情况下会出现的审查情形和可供参考的应对方式,并提出今后的审查...
关键词:用途发明 作用机理 专利性 
对于专利申请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修改和思考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年第22期30-32,共3页王希 张永武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授予专利权。在审查实践中,审查员在指出权利要求不符合该项的规定后,代理人会进行各种形式的修改以克服上述缺陷,但是往往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依然不符合《专利法...
关键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修改 可专利性 
人工智能算法专利适格性: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0-39,共10页胡创 吕斯轩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人工智能产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TJFX17-003)。
智能时代,随着智能算法创新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商业运用的相继泛化,“算法+硬件+应用领域”的专利保护模式不再契合发展需求。“算法自身”寻求专利保护的探索应运而生,却因“抽象思想—具体应用”二分极化,技术性要素的苛刻和失范,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算法 客体适格性 抽象思想 具体应用 可专利性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中专利与商业秘密的选择被引量:1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史娇阳 柯少剑 
商业秘密与专利在客体构成、取得途径、法律特征、权利性质、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方面均有不同。创新主体需要综合利用专利和商业秘密的各自特点,从可专利性、技术更新周期、保密难度、商业价值存续时间、侵权诉讼成本等几个因素来进行...
关键词:专利 商业秘密 可专利性 知识产权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专利性及其制度回应被引量:1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13期122-130,共9页张唯玮 张武军 孙雍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CFX089);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SS23-C-27)。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ChatGPT、Sora等以认知大模型为主的AI技术的加速迭代,将人类带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这些新质技术成果在给人类生活...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可专利性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保护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研究
《法学(汉斯)》2024年第6期4038-4044,共7页刘思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第七届学术新苗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及其权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专利制度方面造成的挑战日益凸显。其中,关于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是否适用于专利保护、如何确定发明人身份以及如何界定专利权人等问题备受业界学者关注。首先,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有助于促进...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可专利性 主体资格 权利归属 
数字技术对专利制度的影响研究
《知识经济》2024年第16期182-184,共3页唐文静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对创新实践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不仅催生了新的开放式的大众参与式的互动创新模式,还催生了非自然人的创新主体。这对传统的专利制度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专利制度构建在发明人为自...
关键词:数字技术 专利制度 人工智能 可专利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