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南岸

作品数:130被引量:68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徐兴永于洪军谷东起刘文全张祖陆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咸)水入侵对莱州湾南岸含水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5,62,共9页陈宏帆 支传顺 胡晓农 黄宪瑞 陈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27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D02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项目(2023KJ318);济南市“新高校20条”引进创新团队项目(2021GXRC070)。
为了探究海(咸)水入侵对含水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及微生物丰度与环境因素关系,在莱州湾南岸白浪河下游沿岸3眼监测井内,采集各含水层中地下水和沉积物样品;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研究海(咸)水入侵对含水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海(咸)水入侵 地下水 微生物群落结构 莱州湾 
莱州湾南岸2019-2023年环境考古调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5年第1期73-90,共18页邱振威 刘丹 刘文晖 杨志华 陈依萍(绘图) 黄英(绘图) 吕海路(摄影) 张开亮(摄影) 杨志华(摄影)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合作项目“山东北部沿海地区更新世中期以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研究”阶段性成果。
2019年6月-2023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环境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昌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莱州湾南岸进行环境考古调查与研究。调查史前—汉代遗址22处,其中包括盐业遗址3处,并采集地面遗...
关键词:区域系统调查 环境考古 盐业考古 人类活动 
莱州湾南岸第四系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垂向变化特征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655-663,共9页黄宪瑞 支传顺 胡晓农 陈宏帆 陈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27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D02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项目(2023KJ318);济南市“新高校20条”引进创新团队项目(2021GXRC070);济南大学科技计划项目(XBS2202)。
为了探究海水入侵背景下沉积物剖面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垂向变化规律,采集山东省潍坊市莱州湾南岸一眼钻孔深度为200 m的沉积物样品,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沉积物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结果表明:沉积物全盐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关键词:海(咸)水入侵 水文地质 沉积物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莱州湾南岸入海河流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6期130-139,共10页王庆同 王海根 燕同祥 毛方松 陈梁 王孟瑶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渤海海峡南部海岸带1:5万综合地质调查(DD20211578)”,“黄河口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DD20243124)”。
在关注大河物源辨别和示踪的同时,“短源河流-瞬时大通量-快速物质转换”的源-汇体系值得重视。莱州湾南岸入海的中小河流沉积物来源明确,母岩、气候及水动力条件等复杂程度低,易于进行有限边界条件下的物质端元特征分析。本文对莱州湾...
关键词:物源判别 重矿物组合 近源 中小河流 莱州湾 
莱州湾南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评价和源解析
《环境科学》2024年第12期7196-7208,共13页王海根 王庆同 杨鹏 葛祥威 顾效源 张家浩 宇星辰 毛方松 陈梁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11578)。
为查明莱州湾南岸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在研究区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采集263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8种土壤重金属(As、Cr、Ni、Cu、Zn、Cd、Pb和Hg)的含量和pH值,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开展污染评...
关键词:重金属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源解析 
莱州湾南岸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海洋地质前沿》2024年第7期68-79,共12页孙增兵 刘森 王江波 马健 李汞 侯国华 
山东省地矿局海岸带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YS202103)。
莱州湾南岸地下水类型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淡水和卤水开采的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环境。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地下水数据,结合已有的野外监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
关键词:潍北平原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水岩作用 
莱州湾南岸陆海交互地层间隙水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2024年第6期647-658,共12页祝唐刘 刘智丹 邹立 钟希煌 奚嘉鸿 江雪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C280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6077)资助。
陆海交互区较高的固碳效率和较大的固碳潜力是在自然条件下长期解决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案。为揭示莱州湾南岸陆海交互层中溶解有机物的来源和赋存形式,丰富对陆海交互区的碳源和碳汇的认识,于2021年11~12月采...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 陆海交互地层 间隙水 有色溶解有机物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4年第2期689-700,共12页郝秀东 劳月英 欧阳绪红 姜兴钰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076,U20A2048,4186102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26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23109);广西岩溶动力学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开放基金项目(KDL&Guangxi202204);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20190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NNU-KLOP-X1919,NNNU-KLOP-X21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
关键词: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演变 晚上新世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莱州湾 山东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中国地质调查》2023年第5期82-90,共9页宇星辰 张家浩 王庆同 王海根 杨鹏 毛方松 翟如甲 
中国地质调查局“渤海海峡南部海岸带1∶5万综合地质调查(编号:DD20211578)”项目资助。
为探索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和生态风险,采集105件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Cu、Cr、Zn、Ni、As、Pb、Cd和Hg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 滨海湿地 土壤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莱州湾南岸土壤盐碱程度与养分含量空间变异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3年第4期10-22,共13页杨泽坤 孙佳 褚建民 刘浩 甘红豪 张倩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0SZ001-3,ZDRIF201710)。
【目的】探究莱州湾南岸土壤可溶性盐含量、pH值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我国北方滨海盐渍土区脆弱生境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莱州湾南部海岸线以南30 km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3 km距离的网格化布点法采集313个样点0~2...
关键词:莱州湾南岸 盐渍土区 土壤盐碱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