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创造社

作品数:28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广海王银辉程凯罗嗣亮周惠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唐山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浪漫的一代到革命中的“障碍物”——论郁达夫转向的“施蒂纳”因素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何彦君 
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郁达夫有过“昙花一现”的“革命”转向,随后便与创造社同仁分道扬镳。本论文尝试探讨这一过程中的“施蒂纳”因素,或者说施蒂纳的思想为何会对郁达夫转向期间的思考和行动起到重要作用。施蒂纳的“唯一者”并...
关键词:郁达夫 “革命文学”论争 后期创造社 施蒂纳 颓废 
冯乃超谈后期创造社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4期14-14,共1页史癖 
我是后期创造社的成员,大学一年级是在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上的,第二年,转到东京帝大哲学系,先学社会学,后学美术史。成员中的朱镜我是东京帝大毕业后转入京都帝大大学院。彭康在京都帝大哲学科学习,李初梨在东京第三高等学校读书,相当...
关键词:高等学校 哲学系 大学预科 日本共产党 阳翰笙 大学一年级 第二年 美术史 
往事钩沉--中日文坛交往花絮
《作家》2022年第4期3-16,共14页刘德有 
冯乃超二三事冯乃超,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活跃过一时的后期创造社主力之一,也是小说家、诗人和翻译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作为一个从东北来北京工作不久的青年,竟然能认识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革命活动家、教育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关键词:文艺评论家 后期创造社 冯乃超 五十年代 二三十年代 翻译家 不可思议 教育家 
“批判”与“启蒙”:后期创造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以《文化批判》为主的文本分析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157-164,共8页吕梦倩 王先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19BKS004)。
大革命失败后,一批留日归国的后期创造社成员以清醒的辩证唯物论意识,基于“批判”与“启蒙”的理论姿态,将《文化批判》作为主阵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展开了系统的介绍,试图在文坛掀起一场马克思...
关键词:后期创造社 批判 启蒙 《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传播 左翼文学 
从“同情文学”到“阶级意识”的文学——1920年代革命文学情感模式的生成与嬗变被引量:4
《浙江学刊》2020年第2期42-52,共11页张广海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与日本思想场域之关联研究”(16CZW059)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文学与"同情"在中国语境下联姻,始于近代。白话新文学诞生后,高度重视情感表达,"同情"也逐渐被视作文学的重要功用。进入1920年代,蓬勃发展的革命文学,更是普遍地诉求人性的情感共鸣,以唤起革命的"同情"之心为目标,乃至滥为俗套,被鲁迅...
关键词:同情文学 阶级意识 革命文学 后期创造社 鲁迅 
左翼知识分子自我改造意识的生成、分歧与历史影响——以“留声机器”之争为中心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年第5期43-49,共7页章涛 
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成员中发生了"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的论争。在外部政治话语并未介入的情况下,左翼知识分子自发地形成了否定"个人主义"立场,转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自我改造意识,体现出传统士大夫"经世致用"思想在新历史语...
关键词:后期创造社 左翼知识分子 自我改造 实用理性 
论《创造月刊》的编辑方针及其它
《郭沫若学刊》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朱天智 
《创造月刊》由“昨日的文艺”向“今日的文艺”的转向,体现了创造社对文学一元化的追求,这种追求更在其编辑方针上得以充分展现。作为编者,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和创造社文学部的编辑方针虽然具有一定的延承性,但也有明显不同。从第...
关键词:后期创造社 《创造月刊》 编辑方针 文艺转向 
日本福本主义对后期创造社的影响——基于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下的探讨
《唐山文学》2019年第2期139-139,共1页谢英 
日本福本主义是1926年至1927年在日本共产党内流行的一种思想理论,后期创造社是中国最早系统性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社团。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日本福本主义是创造社后期思想主张的直接源泉,而本文则主要在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关键词:创造社 福本主义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创造社出版部历史价值重估——从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关于“革命文学”论争谈起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7期62-70,共9页张勇 
纵观近几年创造社研究的情形,有关前期创造社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中后期创造社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关创造社文学艺术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有关创造社外部情形研究成果较少,这些未被深入发掘的研究领地中,关于创造社出版部的研究更...
关键词:前期创造社 “革命文学” 价值重估 出版 研究成果 鲁迅 历史 文学艺术 
再论后期创造社与福本主义之关系被引量:6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62-70,共9页张广海 
后期创造社是中国最早系统性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社团,其五位主力新成员在日本学习了福本和夫的批判理论,并将之应用到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提倡中来。福本主义有着鲜明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色彩,同时和列宁主义有着复杂的关系。后期创造...
关键词:后期创造社 福本主义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