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理论

作品数:574被引量:179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滨吕鸣雷芳马笑莹张一览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一个潜变化分数模型
《心理学报》2025年第3期479-494,共16页王永跃 王静 刘军 金杨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AGL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GL014)资助。
在辱虐管理前因研究中,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辱虐管理持续高水平的前因,然而文献对于辱虐管理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前因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和趋近−回避框架,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趋近−回避行为变化的中介作用对领...
关键词:辱虐管理 社会互动理论 趋近−回避框架 自恋 潜变化分数模型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高校篮球体育课程思政探索
《当代体育科技》2025年第6期136-138,共3页邓勇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院级课题(JY-2022-04)。
该文采用社会理论中的符号互动理论(SIT),对高校篮球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指出,当前高校篮球课程思政存在以下问题:在主体维度上,师生角色混乱,执行力不足;在行为维度上,师生互动方式单一;在内容维度上,内容设计趋于刻板;在环...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 课程思政 篮球 体育教育 
父亲媒介教养行为对幼儿问题性媒介使用的影响:幼儿气质的调节作用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9-43,共15页梁玉岚 郭斯琴 彭茜 
华南师范大学2024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后疫情时代儿童屏幕暴露的影响机制研究”(2024KYLX025)。
父母的媒介教养行为与幼儿自身的气质特征是引导幼儿合理使用媒介的关键要素。采用问卷法对广东省8211名3~6岁幼儿的父亲进行调查,以考察父亲媒介教养行为对幼儿问题性媒介使用的影响,并检验幼儿气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父...
关键词:父亲媒介教养行为 幼儿气质 幼儿问题性媒介使用 儿童问题性媒介使用互动理论(IT-CPU) 
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及其特征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的视角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9-50,共12页李虹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CDAA2020040)。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其具体执行靠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有动力参与其中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实物收集法等收集资料;对18所研究型大学、共计11个一级学科的33位一线...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教师 教学改革 动力特征 符号互动理论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汉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科技和产业》2025年第2期322-327,共6页孟庭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GL049);2022年河南省兴文化工程专项(2022XWH227)。
随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汉服热”作为新兴业态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关注。通过收集微博、抖音两大社交媒体平台游客对于洛阳汉服旅游的帖子文案,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 6软件进行高频词、语义网络、情感分析挖掘游客对洛阳...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 汉服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 洛阳 
老年教育的内涵生成、现实审思与实践路径——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职教通讯》2024年第12期25-34,共10页王媛 
2021—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普惠性人力资本助力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GH061);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院校‘双德双元双创双循环’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YB1)。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对老年教育进行审思,可突破传统静态教育内涵分析框架,将老年教育活动视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符号过程。通过对老年教育符号世界“互动目的”“互动过程”“互动环境”的内在剖析,发现对老年教育符号意涵理解的偏差...
关键词:老年教育 内涵生成 现实审思 实践路径 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体态语的再理解及其应用审思——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域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齐军 徐霏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新时代乡村学校教育空间重构的价值指引及成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3YJC880083)。
教学体态语是师生表达和交换信息的可视化符号系统。当前对教学体态语的理解存在互动维度缺失的问题,需要结合符号互动理论对其进行再理解。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的教学体态语应用存在“镜中我”意识不强、个体内生性缺失、动态调整性匮...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体态语 师生互动 
沉溺与疗愈:青年群体的虚拟情感交往实践研究——以抖音情感慰藉类短视频为例
《科技传播》2024年第21期89-92,共4页刘婷 王楠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新媒体传播及效果评估研究”(2022bX7)的阶段性成果。
以抖音情感慰藉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基于准社会互动理论探索青年群体的虚拟情感交往实践。研究发现,情感慰藉类短视频的流行源于青年群体对曾经的共同遗憾产生共鸣,渴望重建情感连接以及对于理想化角色的形塑。青年群体这种碎片化吸食...
关键词:情感慰藉 短视频 青年 情感交往 准社会互动理论 
增强现实广告中的互动设计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案例研究
《装饰》2024年第10期124-126,共3页刘烈辉 
2022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GJJ2200610)
本文围绕增强现实广告的互动设计展开研究,选取经典的增强现实广告案例,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研究增强现实广告如何通过广告设计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将增强现实广告的互动设计放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进行分析,提出增强现实广告互动设计的...
关键词:增强现实广告 互动设计 符号互动理论 设计策略 
符号互动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研究
《青少年学刊》2024年第5期42-49,共8页叶恒语 杨云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原创性贡献研究”(项目编号:23&ZD004);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A082);第三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3WSYJ100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思政网红”是网络社交圈层化发展的文化产物。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范式,审视高校“思政网红”身份传播面临的人设管理失衡、受众反馈失范、平台规则失序、社会报道失真等现实困境,提出管控传者“幕后形象”、警惕粉丝“后窗文化...
关键词:符号互动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网红 身份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