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形象

作品数:309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房正周伶董二林郭建良刘宝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广西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人文社科类)项目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巧用绘本素材开展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启蒙》2024年第11期37-38,共2页冯飞 
幼儿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幼儿早期的情感教育。绘本以其画面形象、情节生动、情感内涵丰富等特点,为幼儿情感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素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利用绘本素材开展幼儿情感教育,以促进幼儿...
关键词:情感教育 画面形象 绘本素材 情感内涵 幼儿时期 幼儿早期 关键阶段 社会性 
运动镜头中的艺术
《文化产业》2024年第31期25-27,共3页胡滨 
运动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巨大且功能较多,它不仅能够扩展镜头的视野,增强画面的动感和空间立体感,还有利于展示动作的场面和规模。“运动”通过展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加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度,揭示画面形象间的有机联系,创造生...
关键词:主要构成因素 画面形象 运动镜头 空间立体感 逼真性 情绪氛围 视觉元素 节奏和韵律 
浅谈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声像档案收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山东档案》2024年第1期50-51,共2页曲元直 
2020年12月,国家档案局公布《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对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对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部署要求。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重特大事件档案,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维护国家...
关键词:声像档案 国家档案局 画面形象 记录方式 历史经验教训 突发事件 数据信息量 不可替代 
“物”与“形”:当代山水画对景写生中的物形关联
《艺术家》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徐小清 
对物象“形”的提炼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景写生作为当代山水画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物形关联与传统山水画有着传承与拓展的关系。山水画发展至今已逾千年,不同时代山水画体现着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有着更...
关键词:对景写生 传统山水画 山水画创作 自然物象 当代山水画 艺术创作 画面形象 山水画发展 
周韶华黄河国画的颠覆性摭谈——黄河题材绘画研读之六
《南腔北调》2023年第8期72-79,86,共9页胡非玄 
192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新中国成立前夕学习于当时的中原大学、后来长期定居武汉的国画家周韶华,于198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河寻源——周韶华画展”,并以此次展出的黄河题材国画作品为主体出版了《周韶华画集——〈大河寻源〉专辑...
关键词:周韶华 中国美术馆 绘画语言 国画家 画面形象 山东荣成 中原大学 寻源 
曲鸽的艺术行动
《吉林画报》2023年第7期50-53,共4页汤宇 曲鸽(图) 
曲鸽绘画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抵制了传统绘画对于图像成型的预期,将绘画从视觉图像性拉回到绘画行为本身。在曲鸽的作品中,我们找不到任何所指的明确图像构成和深度空间,“绘画”的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借助绘画行动本身进行的重新自我定位...
关键词:绘画语言 文化体验 传统绘画 画面形象 视觉图像 自我定位 个体生存 生成路径 
山的尖尖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年第2期71-72,共2页薛蓓 
作品分析诗歌《山的尖尖牙》用拟人的手法,将一座尖尖的小山塑造成一个有着尖尖牙的贪吃小孩子的形象,同时借助故事情境,把夜幕下山尖、月亮、星星、白云、山洞所组成的温馨画面形象地表达出来:夜幕下一个个的山尖尖,就像孩子锋利的小牙...
关键词:故事情境 画面形象 尖牙 繁星点点 想象空间 月亮 金黄色 
矫枉过正 绝地求生——谈小松均的求变之路
《国画家》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喻建十 
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水墨画在经过历代艺术家的长期努力下,虽然已经蜕变成具有鲜明大和民族特色的画种,但是作为水墨画构成的基础——线条(用笔)的讲求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从传世的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尽管日本的画家们对于笔线的审...
关键词:水墨画 笔墨形式 画面形象 大和民族 矫枉过正 首要标准 笔线 审美追求 
透视与造型
《中国油画》2023年第1期34-34,共1页尚辉 
绘画造型的完美性一定是画家在自己头脑里建立了完整的类似3D模型的认识之后而重新赋予画面形象的结果。没有这种通过相关知识在头脑中建立的虚拟3D模型,绘画形象就会过多依赖肉眼所见,且肉眼所见也未必就能完全地呈现在画面上。
关键词:画面形象 3D模型 绘画造型 完美性 
陶姗创作感想
《书画世界》2022年第9期51-51,共1页陶姗 
创作是一个不断调试自我的过程,从作品的主题立意、表现形式等方面,慢慢寻找自己的视觉图像表达方式,从中建立起绘画认知与审美模式。每当我着手开始创作时,心中不免会生出疑虑:“怎样才能把复杂的感觉说出呢?”随着创作的行进,往往答...
关键词:画面形象 视觉图像 审美模式 表现形式 人物形象 绘画 主题立意 平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