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

作品数:5772被引量:266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玉卢新宁袁毓林胡长栓陈翔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越“怀疑的解释学”——从保罗·利科看弗洛伊德“文学白日梦”理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赵远驰 
弗洛伊德在《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中将艺术创造的源泉归于白日梦,引发了对于文学和幻想的区分危机。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论解释》中对弗洛伊德的艺术论进行了重新分析,指出弗洛伊德强调一种“怀疑的解释学”,着重揭露虚假意识而...
关键词:弗洛伊德 利科 白日梦 
“怀疑的智慧”与“阅读的科学”被引量:1
《读书》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吴晓东 
洪子诚这些年连续问世的关于文学阅读的书籍颇令学界瞩目,如《我的阅读史》《读作品记》《阅读经验》《文学的阅读》等,都对“阅读”有着集中的思考。“阅读”二字无疑构成了这些著述的关键词,值得从学理上进行各种深入的总结。这些著...
关键词:阅读经验 阅读史 内在统一性 阅读观 文学阅读 学界瞩目 洪子诚 多重意义 
走向“后批判”:西方文学研究的未来之辩被引量:8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但汉松 
"理论之后"的西方文学研究"该往何处去",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菲尔斯基与诺斯对文学研究如何走出方法论和学科建制上的困局都提出了自己的反思。菲尔斯基在深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的缺陷之后,提出摆脱"怀疑的阐释学"并走向"后...
关键词:批判 后批判 菲尔斯基 怀疑的阐释学 文学研究 
文学的自由与困缚——论王小波的《怀疑三部曲》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20年第3期97-103,共7页叶端 
1993年,王小波试图将《寻找无双》《革命时期的爱情》和《红拂夜奔》合为《怀疑三部曲》出版,尽管未果,仍留下了一篇阐述立意的总序。在序言中他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凡人都热爱智慧、热爱异性、喜欢有趣——分别作为三篇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王小波 严肃文学 《寻找无双》 自我肯定 《红拂夜奔》 总序 文学的自由 三部曲 
怀疑——现代文学理论的品格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76-80,共5页唐纯 
保罗·H·弗莱教授在《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重要的思想潮流,讨论了诸多有关文学和理论的基本问题。弗莱教授强调理论中的怀疑精神,从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区别入手,透过对语言与言语之间的意...
关键词:理论 怀疑精神 否定性运动 
症候阅读、表层阅读与新世纪文学批评的革新被引量:12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4期179-187,共9页杨玲 
2015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文学的产业化转型与文学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136]的成果~~
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界涌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批评方法,有力地挑战了以症候阅读和"怀疑诠释学"为主导的文学批评范式。本文以贝斯特和马库斯2009年提出的表层阅读为中心,梳理了这一阅读模式兴起的背景、核心观点、代表性著述、学术反响和...
关键词:症候阅读 怀疑诠释学 表层阅读 描述 文学批评 
摊上这种戏精爸妈,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意林(少年版)》2018年第11期44-44,共1页
笑得最开心的是我妈 某天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把我的两莱一汤拍照发给了我妈,她告诉我她中午就吃了个鸡蛋煎饼。可是没多久我看到我二姨的朋友圈里发了张照片,有一堆人围在一起吃火锅,笑得最开心的就是我妈。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歪曲”的文学:余华的随笔看法与小说可能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3期142-148,共7页刘江凯 
2016年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16ZDA218)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国家社科一般课题"当代小说海外传播的地理特征与策略效果研究"(15BZW166)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余华在随笔《我能否相信自己》一文中披露他曾经被这样一句话深深吸引:"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这句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看法与事实。余华在这篇随笔中显然对"看法...
关键词:随笔 余华 小说 文学 歪曲 怀疑态度 美国作家 关键词 
怀疑·对话·命名:解读李洱的关键词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170-178,共9页王雨海 
通读了李洱的作品和文章之后,深感自己的智力不足,同时也有许多智力的提升,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也不是在研究一个作家,而是在同一个智者在进行智力游戏。李洱的作品如同人生的万花筒,摇来晃去,我在寻找出口和意义中迷失了...
关键词:关键词 李洱 文学作品 解读 对话 怀疑 智力游戏 万花筒 
我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意林(少年版)》2018年第1期45-45,共1页张秋伟 
和小侄女在一起玩,她忽然问了我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姑姑。你当年怎么没参加高考呢”我脸红了一下,然后装作一副惋惜的样子说:“当年你爷爷家里穷……”结果门“砰”的一声被打开了,老爸冲我怒吼一声:“这锅我不背!”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