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

作品数:901被引量:69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智跃曾利君张蓓易东生王源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兼评《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93-96,F003,共5页季进 蔡丽 
关键词:文学研究 中国 小说 当代文学史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新时期小说:人性内蕴的拓展与嬗变——以爱情主题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84-89,共6页管宁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小说 后新时期 人性 爱情主题 内蕴 小说创作 愿望 观照 嬗变 
作者的在场与退场——新时期小说非全知叙事思潮的文化背景及其意识形态被引量:5
《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41-50,共10页孙先科 
现代小说发展至福楼拜和亨利·詹姆斯,叙事观念似乎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小说创作中,作者在其中现身说法、评头论足,自己操纵故事发展的“讲述”技巧越来越受到轻视,甚至摒弃;而主张“作者退场”,不介入,进行客观“显示”的叙事思潮大行...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叙述人 知识分子 全知叙事 文化背景 意识形态 第一人称叙事 小说创作 现代小说 “自我” 
中年作家的“转型”
《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53-53,共1页
肖鹰在《反叛与拯救:新时期小说十五年二(《文学评论.1995年二期)一文中指出:在年轻一代作家逃出心灵虚无而遁入形象的狂欢的时候,他们的前辈中年作家却竭力从自己的传统形象叛逃出来而转入自我心灵的重写.中年作家的转型,既是内在的,...
关键词:中年作家 转型 新时期小说 自我形象 文学评论 外在性 发展和变化 内在性 意识形态 心路历程 
“后新时期小说”的四个特征
《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4期95-95,共1页
白烨在《“后新时期小说”走向刍议》(《文艺争鸣》1992年6期)一文中指出:80年后期以来的“后新时期小说”,在看取世相、主体意向和表现形式、艺术功能诸方面,都与新时期小说明显不同了。一、在看取世相上,“新时期”小说或热情描绘新...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 后新时期 表现形式 艺术功能 小说追求 世相 主体 生活 争鸣 批判 
话语与意蕴——新时期小说的一种读法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5期24-31,共8页刘挺生 
一小说的话语和意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尽管在一部作品中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在阅读和分析时难以机械地把它们硬性分割开来作解剖式的展示。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阅读中,都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们分属不同范畴而存在着。读小说不同于...
关键词:话语形式 叙述人 现实主义小说 新时期小说 新写实小说 三层面 三个层面 艺术世界 情感倾向 词句层面 
现代短篇小说一瞥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68-73,共6页王纪人 
千百年前的先人,决不会想到小说创作会有现在这般浩大的声势,会有如此众多的爱好者。尽管小说在中国也算得上源远流长,但比诗歌和散文的资格浅,地位也低。早在二千多年前,《庄子·外物篇》上就说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也远矣”。
关键词:现代短篇小说 新小说 新时期小说创作 中国现代小说 现代文学史 世界文学 现代作家 现实主义 郁达夫 作品 
新时期小说叙事观点的演化
《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3期93-93,共1页
盛子潮、朱水涌在《论新时期小说叙事观点的演化》一文(《文艺评论》89/1)中认为:新时期小说叙事观点的第一次大变化是从全知式叙事转向自知式和旁知式叙事,第二次大变化是从单一的叙事观点走向多元的叙事观点。多元叙事观点以多个故事...
关键词:叙事观点 叙述者 故事叙述 小说家 新时期小说 全知 演化 文艺评论 多层 多元叙事 
摆脱“××文学”自我封闭态势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92-92,共1页
王干在《论超越意识与新时期小说的发展趋势》(《小说评论》88年3期)一文中指出: 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文学”由于存在一种绝对的,明晰的被给予性,实际上便把水灵灵、毛茸茸的生活进行了一番碱化处理,使得小说的容量相应缩小,严重...
关键词:文学 小说评论 角度 题材 新时期小说 自我封闭 发展趋势 超越意识 现象学 碱化处理 
艺术的表现媒介与审美功能组合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2期90-90,共1页
范明华、刘萍在《功能——形式嬗变的关键动因》(《文论报》88年1月5日)一文中指出: 对待各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变化,都要从其表现媒介与审美功能的组合关系中去考察,偏于媒介上的“花招”或审美功能上的新质都无法全面正确地把握形式变...
关键词:审美功能 情节淡化 艺术形式 新时期小说 新质 哲理化 功能组合 媒介 组合关系 形式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