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话

作品数:24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靓赵相如马晓玲马清丽高莉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汉语学习》《回族文学》《语言与翻译》《新疆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包头东河回族话音类比较与接触研究
《阴山学刊》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李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阴山地区语言接触研究”(17XYY004);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阴山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阴山地区汉语方言深度调查研究”(22YSYJ006);包头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阴山地区汉语方言研究”(BTTCRQD2018-11);包头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包头市北梁新区回族语言交际问题研究”(BSYKJ2017-01);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民族交融视域下的包头汉语方言与回族话比较与接触研究”(BTZLZC2021-8)。
包头新、老派东河回族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主要是入声韵)以及声调来源的差异比较显著。研究东河回族话中知庄章组声母自由变读和止蟹摄来母开口三、四等字韵母ei的文白异读现象,对阴山地区语言接触有重要意义。比较、研究包头东河...
关键词:包头 东河 回族话 声母 韵母 声调 音类变化 
《中亚回族话研究》序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20年第4期4-7,共4页孙立新 
2017年立秋不久的一个晚饭后,出身于鄠邑书香门第的杨随东兄给我打电话,从利君沙集团党委书记职位上退休的乌志鸿兄想见我,因为乌兄正在搞东干语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快,杨兄就陪着乌兄到了我所在的小区。乌兄给我赠送了他所著的回族小经...
关键词:集团党委书记 调查研究工作 东干语 国内学者 教育出版社 利君沙 中亚回族 书香门第 
穆斯林家庭话语中的框架转换与身份建构
《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2期61-71,共11页赵靓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跨越与融合:特殊社会群体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项目编号2017-GMC-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采用戈夫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理论对回族穆斯林家庭的家庭谈话进行话语分析,发现有四个反复出现的框架通过“再框架化”(reframing)和“框架混合”(blending frames)的方式进行框架转换:日常教育的框架、树立权威的框架、强调身...
关键词:穆斯林家庭 再框架化 框架混合 回族话 语境化提示 
大理曲硐回族话语码混合现象初探
《牡丹》2016年第7X期53-54,共2页马碧媛 
曲硐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落,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曲硐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波斯词汇和阿拉伯词汇,在多民族聚居的大理是为为一朵奇葩。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曲硐回族话中的语码混合现象进行了浅要了浅要分析,初步探析...
关键词:语码 永平县 民族聚居 茶马古道 社会语言学 文化特征 山区农业 门户网 伊斯兰文化 语言接触 
新疆回族话使用现状调查
《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169-172,共4页马晓玲 
文章通过对新疆某回族聚居区15~44岁年龄段被试的调查问卷来研究年轻人的回族话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回族话使用的熟练程度、使用场合、使用态度、使用心理等。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对语言态度和使用情况起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 回族话 语言态度 语言变体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在年轻回族人中的使用调查——以沙湾县东湾镇西地村回族为例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年第3期64-65,共2页马晓玲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一回族聚居区、介于15-44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的调查问卷来研究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在年轻回族人中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对语言态度和使用情况起着重要作用.被调查的年轻人,语言使用与年龄关系密切.回族话使用...
关键词:城市化 借词 回族话 
语言特色所蕴含的民族认同——以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10期23-23,共1页王娅 
云南南省教育厅课题文(项目编号:2012C088)
在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历史悠久的回族特殊语言经堂语,让小说展现出特别的色彩。语言是一种社会认同的媒介,小说中的经堂语正是回族民族认同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穆斯林的葬礼》 回族话 民族认同 
西宁方言浅谈——从文化特征方面比较西宁回族话与西宁汉话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第1期37-38,共2页马清丽 
西宁回族和全国的回族一样都是把汉语作为自己日常使用的语言,但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常夹杂着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这是西宁回族话的基本特点。西宁回族使用的西宁方言中保留和积淀了大量的阿拉伯词汇,积淀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关键词:西宁方言 回族话 文化特征 汉话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语 民族特性 日常生活 
西宁回族话中的特殊成分——佛、道教术语及古代汉语词汇的渗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55-157,共3页曹东梅 
伊斯兰教作为外来的宗教,自唐朝初年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生根、成长,并逐渐适应、长期流传,到了明清时期,从内容到形成都发生了一些变异。中国伊斯兰文化一方面包含着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中某些有价值的成...
关键词:回族 特殊 术语 渗入 
语言接触视域中的回族话借词研究——以昌吉回族话为例
《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5-7,共3页马媛 
站在回族话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回族话中的借词,并不像一般语言中的借词那样属于外来语言的借用。严格的说,回族话中的借词,应该既有属于回族先民语言的积存,又有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接触后受到影响的痕迹。
关键词:语言接触与影响 回族话 借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