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方言

作品数:78被引量:17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双成马梦玲张成材任碧生都兴宙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海教育》《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宁方言的“着”和“者”
《高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146-160,共15页安丽卿 卓玛吉 
中央高校项目“青海西宁汉语方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项目编号:1920230084);西北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多语种语言与人工智能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001660163)阶段性成果。
“着[t■■]”和“者[t■■]”是西宁方言中语法功能多样且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虚词,二者读音相似且用法上也有交叉。作为动态助词,“着”主要用于持续体,兼表完成体和先行体;而“者”则用于进行体和持续体。作为语气词,二者都出现在句尾...
关键词:西宁方言 “着” “者” 
青海西宁方言的话题结构和宾动结构
《方言》2024年第3期348-359,共12页王双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大‘民族走廊’的多民族语言交融研究”(23&ZD31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藏语方言语音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021-01-07-00-02-E00135)的支持。
青海西宁方言的宾动结构(OV)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主要原因是在同周边SOV语言的接触过程中,西宁方言的语序出现明显的SOV化,格标记的产生更使得其离VO语序越来越远。由于话题结构和宾动结构在语序上的最大共性是名词性成分都...
关键词:青海西宁方言 中原官话 话题结构 宾动结构 语言接触 
论西宁汉语方言中“个”的特殊用法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0-115,共6页安丽卿 
中央高校项目“青海西宁汉语方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31920230084);西北民族大学校级项目“多语种语言与人工智能科研创新团队”(1001660163)。
西宁汉语方言中的“个”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多样。作为通用量词,它可用来修饰各类名词,同时还有一些普通话及周围其他汉语方言所不具备的特殊用法。在西宁汉语方言中,“个”可用于祈使句末表示祈使语气,可作为动量词在谓词后表示时间短、...
关键词:西宁方言  特殊用法 
西宁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孙语婕 安丽卿 
中央高校科研创新项目“青海西宁汉语方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31920230084)。
青海西宁方言因多民族交融的环境而不断发展变化.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西宁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分析西宁市城东区2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提取其基频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西宁方言共有两种调型、四个调类,分别是阴...
关键词:西宁方言 单子调 实验语音学 
青海西宁方言的“呵[x■┐]”及其来源
《中国方言学报》2023年第1期170-178,共9页马梦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016)、“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9VXK90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20BYY052)阶段性成果
青海西宁方言的“呵[x■┐]”,可以表时间、假设、让步、条件语气以及做停顿、话题标记。根据其功能和读音,本文探讨其来源,并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认为其用法应主要是汉语自身的语法化结合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青海西宁方言 中原官话 “呵[x■┐]” 关系标记 语法化 语言接触 
西宁方言“说”“说着”的语法化被引量:1
《当代语言学》2022年第6期879-891,共13页王双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西宁方言语法研究”(20BYY04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藏语方言语音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0210107002E00135)资助。
西宁方言从言说动词语法化来的■(说)、 ■(说着)除了作为引语标记外,■还发展出自我表述功能,■、 xua~0(话)有“重申”和“强调”的功能,■同时具有示证功能;另外,西宁方言的■(傢说)也语法化为引语标记。跨语言比较研究表明,言说动...
关键词:西宁方言 言说动词 语法化 语言接触 
西宁方言中“把”字句的类型及句法特点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77-85,共9页安丽卿 孙语婕 
西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xbmuyjrc2021002)。
西宁方言中的“把”字句类型多样,具有鲜明的句法特征。除了处置义、致使义、对待义、命名义“把”字句外,西宁方言中还有主观评价义、祈使义和比较义等三种特殊的“把”字句类型。这些特殊用法有的是近代汉语“把”字句的保留,有的是...
关键词:西宁方言 “把”字句 句法特征 
青海汉语方言的情态动词
《东方语言学》2022年第1期88-92,共5页 赵云(译) 
本文主要考察了西宁次方言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同时结合周边民族语言材料,进一步讨论了西宁方言情态动词使用的不同模型和来源。
关键词:西宁方言 情态动词 使用特点 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与西宁方言的并列和伴随——兼论伴随和工具格标记“俩”的来源被引量:4
《民族语文》2020年第3期20-29,共10页王双成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支持。
并列是语言中常见的编码手段,西宁方言的并列从形式、语义类型来看,既有汉语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别是并列和伴随的关系,并列标记、伴随标记的使用特点以及伴随标记进一步语法化为工具格标记的特点及其来源,都和周边阿尔泰...
关键词:西宁方言 并列和伴随 工具格 “俩”的语法化 语言接触 
接触与共性:西宁方言方位词的语法化被引量:9
《语言科学》2020年第2期113-123,共11页王双成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语言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创新团队支持。
西宁方言由于和周边语言的接触关系,语序具有明显的SOV类型特征,与这一语序特征相和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前置词逐渐弱化,后置词比较活跃;其中方位词的语法化是西宁方言后置词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些方位词已经语法化为宾格标记,这种变化和周...
关键词:西宁方言 方位词 语法化 语言共性 语言接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