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名誉侵权

作品数:17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波匡敦校李衍玲王宝卿祝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司法》《政法论丛》《今传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实性抗辩在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中的适用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43-152,共10页王宝卿 
在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真实性抗辩是媒体最常用也最有力的抗辩事由,但其适用关系到多方面的制度选择与利益平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三方面困境。一是"真实"的标准不一,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异常常导致证据认定冲突;...
关键词:新闻名誉侵权 真实性抗辩 举证责任 新闻报道 
语言修辞与新闻名誉侵权的法律界限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6年第32期70-72,共3页姚亮 
语言修辞是新闻作品的创作规律。这一规律反映在新闻作品的法律规范中’就是要求语言修辞不能超越适当的限度,而与名誉权保护发生冲突。修辞的适当标准应以普通人能够接受的程度为界限,应符合语言客观真实的基本要求。一旦超出了社会...
关键词:语言修辞 新闻名誉侵权 法律界限 创作规律 新闻作品 道德标准 法律规范 客观真实 
新闻名誉侵权纠纷成因浅析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5年第6期85-85,90,共2页祝光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体侵权引发的诉讼日益增多。其中大量的是名誉侵权纠纷。名誉侵权案件在审理过程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认定标准,那就是看新闻稿件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是否属实,有无...
关键词:名誉侵权 侵权纠纷 新闻稿件 成因 法律意识 媒体侵权 人民群众 认定标准 
新闻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抗辩方法
《新闻窗》2011年第5期40-40,共1页李阳熙 
避免新闻侵权已成为现代记者采写新闻过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我们国家常见的新闻侵权行为,主要有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等,在这些侵权行为中,侵犯名誉权的案例相对较多。
关键词:新闻名誉侵权 构成要件 新闻侵权行为 辩方 必修课程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当前新闻名誉侵权认定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5期164-165,共2页曹晓红 
新闻报道中侵害名誉权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新闻名誉侵权是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在新闻报道、新闻批评以及新闻评论中侵害公民或法人等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对新闻名誉侵权的责任主体、"内部刊物"新闻名誉侵权、...
关键词:新闻侵权 新闻名誉侵权 名誉权 
浅析规避新闻名誉权的要件
《活力》2009年第07X期235-235,共1页张伟 
新闻名誉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媒侮辱他人人格。故意捏造事实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侵害公民和法人名誉的行为。近年来,侵害名誉权诉讼成为新闻媒体最大雷区。如何既能保护媒体正当的舆论...
关键词:新闻单位 名誉权 要件 新闻名誉侵权 新闻媒体 舆论监督权 大众传媒 民事侵权 
新闻名誉侵权及其归责原则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74-76,共3页徐璟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基本问题如概念、表现形式、构成要件等以及归责原则作一论述,同时为了促进新闻事业的顺利展开,提出新闻媒介的免责事由,希望能有助于名誉侵权案件的审理和责任的认定。
关键词:名誉权 侵权行为 新闻媒体 
避免新闻名誉侵权三策
《今传媒》2008年第9期47-48,共2页詹晓明 
新闻名誉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媒侮辱他人人格,故意捏造事实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侵害公民和法人名誉的行为。新闻名誉侵权的主要表现为:采访失实或夸大事实,妄下侮辱或诽谤性...
关键词:新闻名誉侵权 被采访对象 民事侵权 大众传媒 新闻单位 传播内容 侵权纠纷 侮辱 
新闻名誉侵权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09X期51-52,共2页施巧云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公民对自身权利保护意识也逐渐觉醒和提高,以致有关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因世界各国的法律传统存在着很大差异,故而在对侵害名誉权的法律救济手段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仅以各个国...
关键词:名誉权 新闻名誉侵权 法律冲突 
关于完善新闻名誉侵权及其责任的立法思考被引量:2
《政法论丛》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张建波 
鉴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新闻法,当前完善新闻名誉侵权的立法意义凸显。准确区分新闻名誉侵权与新闻隐私侵权有助于侵权责任的认定和救济方式的选择;明确正当的舆论监督与名誉权的界限,应弱化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并确立新闻主体的审核...
关键词:新闻名誉侵权 精神损害赔偿 公众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