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写作

作品数:81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修海张利琼郭国昌吴志春杨磊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警新疆总队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铁凝研究四十年述评
《小说评论》2023年第6期183-192,共10页谭复 
作为当代重要作家,铁凝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主潮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时代变化中自我守持。一方面,铁凝不迎合文学思潮而写作,游走于“集体写作”之外;另一方面,铁凝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界的反馈存在长久且密切的互动。迄今为止,关...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铁凝 文学思潮 集体写作 若即若离 言说空间 文学创作与批评 文学主潮 
论洪子诚的“个人史”与当代文学史写作
《江汉论坛》2023年第7期68-75,共8页马杰 
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研究同其“个人史”处在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中,当代史的潮起潮落在给洪子诚留下了纷繁深彻的个体经验的同时,也映现并作用于其文学史研究脉络之中。50年代末与70年代末两次“集体写作”和90年代的“个人撰史”,呈现...
关键词:洪子诚 当代文学史 个人史 集体写作 自我断裂 
“落墨”(Inkshedding):一项开创性的写作实践被引量:1
《写作》2022年第5期100-106,共7页王缅 
清华大学2021年度教学改革项目资助课题“写作课中的朋辈学习模式探索”。
“落墨”是一种集体写作实践法,它源自加拿大圣托马斯大学。“落墨”的基本理念在于借助对话式的集体写作强化写作的社会属性,而深层目的则是促进默会知识的生产与分享。“落墨”重塑了文字与书写在沟通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个人与集体...
关键词:落墨 集体写作 大学写作教学 默会知识 对话式写作 
论报告文学创作的坐标、维度与动力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1年第2期221-224,共4页刘浏 
报告文学在特殊的时代诞生,伴随着社会发展,报告文学创作在题材、模式、创作方法、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了改变。报告文学之所以仍然能成为中国文学重要文体之一,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是因为报告文学创作始终坚守着三个坐标...
关键词:报告文学创作 集体写作 责任与担当 创作方法 坐标轴 坚守 文体 知识分子 
镜像与障碍
《诗歌月刊》2020年第4期19-20,共2页木叶 
就整体而言,诗人们的集体写作,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时代巨大的、以复眼形式存在的诗歌镜像。在这个镜像里面,世界浮动,个人以及一切人——一个时代有可能的想象,毕现无遗。阿尼多斯说:"当世界上的一切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只有诗歌像...
关键词:阿多尼斯 集体写作 镜像 尼多斯 爱情 语言表达 
参与集体写作贵在合拍
《应用写作》2018年第6期9-11,共3页张文学 
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经常会被抽调到机关重要文稿的写作班子中,参与诸如党委工作报告、单位建设发展规划、领导干部讲话稿等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
关键词:集体写作 企事业单位 机关干部 党委工作 起草工作 领导干部 讲话稿 文稿 
好作文,不是简单夸出来的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7年第6期56-57,共2页何捷 
有一种观点比较流行:好作文是夸出来的。只要给予儿童奖励,只要夸奖小孩,必定能促成好作文诞生。真是这样吗?为了激励儿子写作,我给他设定了奖励措施。他非常喜欢乐高,于是奖励更多和乐高有关:要么是累计积分奖励乐高,要么是单次表...
关键词:写作热情 就是你 内部动机 种子说 写作表达 观众效应 教学现场 小学老师 指示性 集体写作 
我们生活在育才
《重庆陶研文史》2016年第4期70-72,共3页毕汝钦 
本文原载《现代妇女》一九四四年第三卷四期,系当年“三八妇女节”时六位育才学校女同学集体写作。她们都是从保育院和儿童剧团选拔而进入育才学校的,文章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年育才学校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六十年后...
关键词:育才学校 生活 《现代妇女》 社会实践 三八妇女节 集体写作 文化交流 周年纪念 
当战争隐匿而不可见,我们如何反战?
《艺术界》2016年第6期114-119,共6页保罗·佩代尔奇尼 赵文睿 
当战争隐匿而不可见,我们如何反战?距离、斡旋、隔离,在此,我们好似身处和平。当资产阶级变得隐匿而不见,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抵抗?如果全球最富有的62个人可占据的财富与世界半数人口拥有的财富相抵,1这意味着,我们将永远不会见到那...
关键词:特朗普 ARTIST 未来主义 集体写作 平面设计 拼贴 电脑病 晚期资本主义 化域 FRANCO 
面向集体的写作教学三策略
《语文知识》2016年第19期89-93,共5页陈礼林 
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说,所谓经典,不是你正在读的作品,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如果要我推荐一部教育经典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国外对教师规定必读书和必备书,这本书我读了备了,还...
关键词:集体写作 卡尔维诺 教育经典 霍姆林斯基 写作任务 校园文化 写作教学研究 写作思维 写作积极性 第一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