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诗歌

作品数:82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炜耿宁逯阳孟祥玲周思言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聊城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学与政治:济慈诗歌中的李·亨特与自由派思想
《英语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69-89,共21页王威 
2021年辽宁省高等院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机体论研究”(项目编号:LJKR04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济慈诗歌中的李·亨特和自由派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这个形象构建背后的事件指涉、政治立场、历史观念、外在影响和主观倾向等内容。文章以济慈作品中与亨特直接相关的8首诗歌为核心,兼采诗歌、书信和批注等表现济慈政治观念...
关键词:济慈 李·亨特 自由派 政治 历史化 
浅析济慈诗歌中的“音景”书写与伦理观建构
《语文学刊》2024年第2期67-71,共5页逯阳 孙灏然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9BWW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济慈诗歌中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图景画卷”,更有美妙生动的“音景景观”,二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对自然、乡村的“高保真”音景书写体现了诗人和谐统一的伦理观;而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声音帝国主义”则打破了这种和谐,以一种霸权的...
关键词:济慈 诗歌 音景 伦理观 
翻译美学视角下济慈诗歌屠岸译本的审美再现
《开封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陈常钰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其诗歌,语言瑰丽、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对美的赞颂。他提出的“客体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这一诗学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家屠岸在济慈...
关键词:济慈 屠岸 诗歌翻译 翻译审美客体 审美再现 
文化定位与身份认同——比较叶芝与济慈诗歌在民族共同体建构中的异同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2年第9期18-23,共6页逯阳 覃巧雨 
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9BWW008);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9JYT20);2021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体思想与审美表征”(2021XJYB36)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逯阳)。
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艾略特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都通过神话重构来体现民族特征,通过景观书写来建构民族身份,也都通过文学传承...
关键词:叶芝 济慈 民族共同体 比较 
济慈诗歌中的“音景”与生态伦理叙事——以《夜莺颂》《秋颂》为例被引量:1
《英语研究》2021年第2期35-44,共10页刘茂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课题(CSY-2021-YA-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济慈在英国浪漫主义诗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身贫寒却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对真与美的独特感受力。本文主要以《夜莺颂》及《秋颂》为例,结合听觉叙事中的重要概念"音景"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重点阐释济慈诗歌中的"音"与"景"的和谐...
关键词:济慈诗歌 音景 生态伦理叙事 《夜莺颂》 《秋颂》 
长诗传统与济慈诗歌中的拓扑学空间构建——以《恩底弥翁》的得失为例被引量: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71-91,155,共22页罗益民 刘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拓扑隐喻学理论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6BWW001)
长诗在西方诗歌传统中是首要的。它的最高形式是史诗,史诗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庞德(1885-1972)和T.S.艾略特(1888-1965)的时代。济慈长于短诗,他的颂歌已经炉火纯青,到达了一个至高点。他自己感到遗憾终身的是,他在长诗方面没有能够名垂千...
关键词:长诗 济慈 拓扑学 空间 《恩底弥翁》 
从变异学理论看余光中对济慈诗的翻译
《华文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26-50,共25页黄维樑 李璐(整理) 
引言翻译是一种文学传播的行为,其中涉及诸多难题。余光中曾言:"天生英文,不是为给人中译而设的。"佛洛斯特(Robert Frost)则早有"诗是翻译中丢失的东西"(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的说法。这里我引入曹顺庆教授的变异...
关键词:变异学 文学传播 余光中 变异现象 济慈诗歌 GET 曹顺庆 
济慈诗歌的不列颠书写与民族共同体建构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9期38-40,共3页逯阳 
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9BWW008);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9JYT20);2021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一般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逯阳。
济慈诗歌的不列颠书写不是对于英伦三岛景观的单纯描摹,而是一种依靠文学想象来建构不列颠民族共同体的过程。诗人将景观提升到了“缪斯”的高度,以此激发读者的崇拜之情。通过景观书写这一文学想象方式,济慈得以在情感上、认知上和文...
关键词:济慈 景观书写 不列颠 共同体 
济慈诗歌中的“结核美学”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7期128-130,共3页李怡燕 
在文学的范畴内,疾病因其特殊的病理症候一直被赋予超越医学意义之外的文化的、美学的隐喻。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作为一个的典型的结核病患者,在遭受结核带给其生理痛感的同时,更以敏锐的身体意识捕捉结核病赋予他的创作激情和诗性灵...
关键词:济慈 诗歌 结核美学 
《冷酷的妖女》何以“冷酷”?——济慈诗歌叙事话语与女性身份建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崔丹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互动性与济慈式诗歌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19B162);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规划课题“影响的焦虑——济慈对英国文艺复兴诗人的继承与超越”(项目编号:JJKH20201301SK);吉林省高教科研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文学》线上课程构建与创新性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0C99);2020年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吉林外国语大学基金项目“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与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济慈以被遗弃的骑士话语来构建女性身份,凸显“妖女”的“家中的天使”特征,并通过体现男性阳刚之力来压制女性的性属特征。济慈也通过“无声”女性的沉默叙事来凸显其“他者”力量,以此展现女性对男性力量的颠覆及其对父权制建构的反...
关键词:《冷酷的妖女》 济慈 叙事话语 女性身份建构 互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