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习惯

作品数:15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旭夏新星吕经纬李海峰翁敬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帕斯沃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漫读《论语》 解我心结
《民主》2023年第5期40-40,共1页陈金环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心魂”。孔子的思想已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治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中。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总会有一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迷茫,《孔子游春》的故事给了生命与理想...
关键词:心理习惯 《论语》 社会习俗 《孔子游春》 政治体制 孔子 迷茫 
我的好运气来了
《北方人》2023年第8期33-34,共2页娜理幸福 
曾经,我有个奇怪的心理习惯,就是一旦特别希望某一个心愿达成时,我就会让自己使劲去想心愿达不成的悲惨状态,想得越惨,反而心愿达成的机率越高。而另一些心愿,我一旦在头脑中去想象成功后的积极画面和体验后,这个心愿就一定无法达成。
关键词:心理习惯 体验 想象 
不惧衰老的三个心理习惯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22年第8期47-47,共1页倪静 
生活中总是能看到神采奕奕的老人,不惧衰老,生活得有滋有味。想成为一个不惧衰老的成功老人,在心理上可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接纳身心的小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有时候老人会特别接受不了。
关键词:心理习惯 有滋有味 衰老 生活 老人 身心 三个 
关于幼儿劳动习惯培养的几点思考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2年第7期150-151,共2页林红妹 
劳动习惯是指一个人能够表现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和分享劳动的良好心理习惯、行为习惯和品德习惯,是关于劳动的知、情、意、行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表现。它既是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又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还...
关键词:教育家陶行知 劳动习惯 热爱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 陈鹤琴 习惯培养 心理习惯 自立自强 
沉没成本 锚定效应 损失厌恶 谈判策略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运用
《医师在线》2021年第30期46-47,共2页晏英 
调解是在第三方协助下的谈判。所以,谈判的相关理论能够指导医疗纠纷调解实践,为纠纷调解实践提供自觉性与方向性。行为决策研究认可应该教导人们在谈判时更理性一些,但这还远远不够。谈判人还需要了解那些会阻碍他们进行理性决策的心...
关键词:锚定效应 沉没成本 心理习惯 损失厌恶 理性决策 纠纷调解 谈判策略 行为决策 
论休谟锚定心理习惯的信念理论成因、意图及困境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3-57,共5页潘永清 赖俊雅 
2020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休谟信念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MYYJ20S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休谟哲学的怀疑主义和自然主义因素在因果关系理论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休谟清楚地意识到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范围等方面的考察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因果必然联系和理性基础的怀疑。休谟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试图通过对人们所持有的...
关键词:休谟 因果推理 怀疑主义 信念理论 难题 
以数理思维看待疫情与时代
《新民周刊》2021年第16期79-79,共1页俞耕耘 
小说《质数的孤独》的经典畅销,使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备受赞誉。作为粒子物理学博士,他的作品别开新境,大大拓展了文学理解世界的可能。随笔集《新冠时代的我们》,是作家对疫情生活的剖析观察,既像短章,又如日记。全书不足2万字,...
关键词:粒子物理学 心理习惯 思考力 随笔集 生存模式 全球范围 流行病 系统化 
经营农资不能只靠“人情”
《农药市场信息》2021年第5期40-40,共1页张利 
经营农资靠什么挣钱?大多数农资经营门店的店主往往认为三里五村的大多数村民皆为七拐八绕的亲戚,都会顾及人情,有着买近不买远的心理习惯。因此常常通过打人情牌,以有奖销售、赠送礼物来增加感情,积累人脉。客观地讲,靠人情销售农资本...
关键词:心理习惯 农资经营 有奖销售 经营特色 赠送礼物 门店 农资店 
笔墨祭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0年第4期15-19,共5页余秋雨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年代那么长,文人那么多,说任何一点共通都会涌出大量的例外,而例外一多,所谓共通云云也...
关键词:心理习惯 海内外学者 精神素质 一篇文章 共通 重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语文能做什么
《湖北教育》2020年第9期26-28,共3页蒋红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式等,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它是具体可感的,是可以操作的,是外显的,如中国几千年来特有的典籍礼制、中药美食、民俗民居等;而文化传统则是抽象的,起支配...
关键词:支配作用 心理习惯 精神形态 文化传承 物质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 思维定式 传承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