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羟戊酸

作品数:156被引量:54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咸漠刘天罡张海波胡申江楚秀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江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增生性瘢痕差异表达基因及小分子药物预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验证被引量: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4年第14期2166-2172,共7页左俊 马少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81760345),项目负责人:马少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1JJ40487),项目负责人:左俊。
背景:增生性瘢痕是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表皮增厚和角质层功能不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增生性瘢痕相关数据集的核心(Hub)基因及重要信号通路,再用细胞实验加以验证,预测对其...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 生物信息学 成纤维细胞 表皮干细胞 角质化 脂质代谢 甲羟戊酸代谢途径 药物预测 
甲羟戊酸逆转氟伐他汀钠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钱叶梅 王卫红 曾琳 李静宜 唐文广 张哲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NS212);云南省卫健委医学领军人才项目(编号:L-2018010);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编号:2019S096)。
目的:探究甲羟戊酸(MEV)及氟伐他汀钠(FS)对舌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FS和MEV分别或联合处理舌鳞癌细胞HSC-4。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RAS同源基因...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氟伐他汀钠 甲羟戊酸 
华中樱磷酸甲羟戊酸激酶基因PcoPMK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17-125,共9页舒东膂 李建挥 禹霖 柏文富 杨扬 胡景堃 严佳文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30358);湖南省林业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培养科研项目(XLK202108-6)。
【目的】克隆华中樱磷酸甲羟戊酸激酶基因PcoPMK的cDNA序列,分析该基因在华中樱‘YS01’不同发育阶段花瓣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为进一步研究PcoPMK基因在华中樱萜烯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华中樱 磷酸甲羟戊酸激酶基因 RT-PCR 基因克隆 
增强甘油代谢提高酵母工程菌的红没药烯产量被引量:3
《生物工程学报》2024年第3期847-857,共11页臧瑜 李圳炀 卢雨欣 杭嘉炜 袁围 孙杰 
红没药烯(bisabolene)是植物精油中普遍存在的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保健等领域。本研究通过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工程菌中甘油代谢途径进行改造,从而获得高产红没药烯的酵母工程菌株。以利用GAL启动子加强...
关键词:红没药烯 酿酒酵母 甘油代谢 甲羟戊酸途径 
他汀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探讨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董淋 温思露 邓玉琴 陶泽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0860,81870705)。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持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有效且价格合理的新型药物的研发工作需要持续进行。近年来,他汀类药物被发现除了降低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外,还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效作用,一系列的...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过敏性疾病 免疫 血脂异常 甲羟戊酸 
蛹虫草磷酸甲羟戊酸激酶和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基因的功能分析被引量:1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461-472,共12页闫欢欢 尚怡彤 王丽红 田学琴 姚丽华 曾斌 胡志宏 
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212BAB2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009,31960193);江西省“双千计划”(jxsq2019201011)。
【目的】确定蛹虫草甲羟戊酸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磷酸甲羟戊酸激酶(CmErg8)和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CmErg19)的功能及其对麦角甾醇和虫草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蛹虫草中CmErg8和CmErg19,并采用酵母互补确定其...
关键词:蛹虫草 磷酸甲羟戊酸激酶 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 麦角甾醇 虫草素 
暗紫贝母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的重组表达与定点突变研究被引量:1
《华西药学杂志》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黄德娅 邹萌 黄斌翰 周嘉裕 廖海 
四川省科技项目(2018SZ0061,2021ZHFP0170);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面上项目(2021MS116);成都市科技局项目(2022-YF05-01357-SN);中央高校医工结合项目(2682022ZTPY053)。
目的研究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甲羟戊酸激酶(FUMK)基因的重组表达与定点突变。方法基于暗紫贝母转录组中FUMK基因的ORF序列,全化学合成FUMK-pET28a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其重组蛋白,纯化后检测其酶活性。利用定点...
关键词:暗紫贝母 甲羟戊酸激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重组表达 定点突变 序列比对 催化反应 反应速率 
真菌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后修饰酶研究进展
《中成药》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占慧慧 刘媛 孟俊华 崔培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211,C0033375);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D2022139(A2022005-17)];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湘教通[2022]174号-2918);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校行研字[2021]20号-50,校行研字[2022]20号-87);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开放基金(2022ZYPZ07);湖南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重点学科共同资助(校行发规字[2023]2号)。
真菌是三萜类天然产物发掘的重要资源宝库,现有研究表明真菌三萜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降糖、降脂、提高免疫力等活性,一直是中药学、天然药物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真菌三萜主要从真菌子实体中提取,但真菌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
关键词:真菌三萜 甲羟戊酸途径 细胞色素P450酶 糖基转移酶 
他汀类药物抗前列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导报》2024年第2期62-65,75,共5页连湃 王帆 林春波 张国辉 李建昌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9319)。
前列腺癌在发展过程中常伴有脂质调节机制、血管异常生成、放射抵抗等特征改变,他汀类药物可以从多方面抑制前列腺癌生长,改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辅助治疗的选择。本文梳理他汀类药物在抗前列腺癌作用机制...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前列腺癌 铁死亡 细胞周期 肿瘤微环境 甲羟戊酸途径 自噬 
汗孔角化症的研究进展
《皮肤科学通报》2023年第5期641-648,共8页李静 韩建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619);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MS08005);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2019GG082);内蒙古医科大学银屑病基础及临床研究创新团队(YKD2022TD030)。
汗孔角化症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角化不全性皮肤疾病,其病因不明,病程呈慢性进展性,临床上该病皮损的典型表现为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呈脊状凸起的褐色环形斑疹或斑块,部分类型可表现为角化性丘疹或疣状斑块。目前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胆固醇代谢...
关键词:汗孔角化症 甲羟戊酸 他汀类 胆固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