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洋鬼子

作品数:98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郜元宝李永东贺爱军罗杰刘学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宁波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阿Q”与“假洋鬼子”:论《马伯乐》的战时症候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杨崇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56)。
《马伯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因独特的讽刺格调而成为抗战文艺的另类,但无疑是20世纪40年代文坛值得打捞的精品。在人物构型上,萧红受到了鲁迅的文学启悟,成功调适了作为时代征象的“阿Q性”和“假洋鬼子性”,由此建构出马伯乐“假洋...
关键词:阿Q 假洋鬼子 《马伯乐》 启蒙 救亡 
“假洋鬼子”·“里通外国的人”·“秃儿。驴”——也谈《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2期135-141,195,共8页张全之 金智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鲁迅原创词汇综合研究与词典编纂”(20AZW021)。
阿Q赋予钱大少爷三个称号:一个是“假洋鬼子”,属于诨名;一个是“里通外国的人”,属于罪名;一个是“秃儿。驴”,属于骂名。但历来研究者只重视第一个称号,对后两个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事实上,第二个称号内涵丰富。它是清末“汉奸”话...
关键词:鲁迅 阿Q 汉奸 假洋鬼子 
听书语
《杂文选刊》2023年第6期1-1,共1页刘天明 
《三国演义》:我应该感谢两类人,戏曲艺人用舞台艺术的形式使我源远流长,连环画家用画像的方法让我和百姓零距离接触。我最反感把我变成游戏者,因为他们把我设计成“假洋鬼子”。《红楼梦》:对殚精竭虑研究我的人,我心存敬意;对像研究...
关键词:我的故事 杂文家 假洋鬼子 零距离接触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舞台艺术 
在阿Q绝对中心论之外——“假洋鬼子”接受小史(下)
《文艺争鸣》2023年第4期32-37,共6页郜元宝 
一、鲁迅对《阿Q正传》舞台剧改编持开放态度鲁迅生前并不鼓励别人将《阿Q正传》改编成舞台剧或电影。这主要是有鉴于其苦心孤诣的纯文学创作与舞台剧或电影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比如他对第一个将《阿Q正传》改编成电影剧本...
关键词:改编剧本 舞台剧 《阿Q正传》 改编者 中心论 电影剧本 阿Q 滑稽 
再论“假洋鬼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9期124-134,共11页郜元宝 
“假洋鬼子”在小说《阿Q正传》中并非通行的绰号,而是阿Q私下对钱大少爷的腹诽之词。阿Q对“假洋鬼子”深恶痛绝并不代表作者的态度。小说对“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出洋、归国、剪辫和革命诸事的叙述都不充分,留下大段空白,而“假洋鬼...
关键词:假洋鬼子 次要人物 留白 经历的重合 剥离 
在阿Q绝对中心论之外——“假洋鬼子”接受小史(上)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2年第8期32-41,共10页郜元宝 
一、阿Q与“假洋鬼子”/中心与次中心“假洋鬼子”并非一开始就成为《阿Q正传》接受史上的重要话题,他有一个缓慢走出阿Q的光环而逐渐引人瞩目的接受过程。从1921年底1922年初《阿Q正传》问世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论述《阿Q正传》的重要...
关键词:《阿Q正传》 假洋鬼子 欧阳凡海 钱杏邨 张天翼 周立波 李长之 艾芜 
再论“假洋鬼子”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5期5-16,共12页郜元宝 
“假洋鬼子”在小说《阿Q正传》中并非通行的绰号,而是阿Q私下对钱大少爷的腹诽之词。阿Q对“假洋鬼子”深恶痛绝并不代表作者的态度。小说对“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出洋、归国、剪辫和革命诸事的叙述都不充分,留下大段空白,而“假洋鬼...
关键词:假洋鬼子 次要人物 留白 经历的重合 剥离 
从“平面的‘画像’”到“立体的‘塑像’”:两代“启蒙者”的接力(下)——许幸之与《阿Q正传》的话剧改编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1期148-162,共15页胡荣 
许幸之改编的《阿Q正传》剧本①为六幕,另有一出序幕。序幕以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绍兴未庄迎神赛会上地保发布捉拿革命党告示开场,引出阿Q、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孔乙己、单四嫂子、假洋鬼子等剧中人物,描绘出辛亥革命前夜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阿Q正传》 假洋鬼子 迎神赛会 宣统三年 启蒙者 孔乙己 阿Q 革命党 
《阿Q正传》中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形象的异同探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21年第8期25-25,共1页李呈君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批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国民的种种劣根性,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小说除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主人公阿Q之外,还生动刻画了两个读书人的形象:假洋鬼子和赵秀才。本文就探究...
关键词:《阿Q正传》 假洋鬼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劣根性 人物形象 相同点 秀才 辛亥革命 
民族自觉的文学塑形与异化镜像——论竹枝词中的“假洋鬼子”被引量:2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76-86,共11页罗杰 
从异质文化间文学镜像角度来思考竹枝词的近代转型,就会发现清末民初竹枝词中出现了“假洋鬼子”。它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西俗东移和西学东渐的产物,集中地反映了现代民族意识觉醒中社会群体认同的主体性。竹枝词中的“假洋鬼子”主...
关键词:“假洋鬼子” 文化记忆 民族自觉 异化镜像 审美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