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语式

作品数:210被引量:43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芳安丰存孙书杰邢欣成镇权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语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作为话题标记的“有”被引量:12
《汉语学习》2013年第1期65-71,共7页赵建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利用丰富的语言学信息预测语音合成中的重音事件"(项目编号:11YJC74015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利用丰富的语言学信息预测语音合成中的重音事件"(项目编号:2011049144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汉语语音合成中的重音事件预测"(项目编号:1002068C);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元语言系列词典"(项目编号:2010JDXM022)的资助
本文基于原型理论和语法化理论,对"有+NP+VP"无主句中"有"的词性和用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有+NP+VP"无主句不是兼语式,其中的"有"不是动词而是语法标记;"有"提升NP的有定性,可以看作有定标记;通过"有"的引进介绍,NP成为一个新话...
关键词:“有+NP+VP”无主句 兼语式 有定标记 话题标记 
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被引量:13
《汉语学习》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刘街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的使动范式"(项目编号:05CYY011)的资助
本文从小句结合入手,通过变换分析法说明为什么兼语式应是一种句法连动式,并以此解释兼语式中V1的语法化及其它形式特征。我们认为,汉语中存在S(Sam e)S(Sub ject)和D(D instinct)S(Sub ject)两种句法连动式,两种连动式之间存在过渡区...
关键词:兼语式 句法连动式 词汇连动式 小句结合 
“V_1着V_2”之间可以有“地”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05年第2期65-65,共1页高增霞 
关键词:“地” V2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连动式 偏正关系 王朔小说 吕叔湘 兼语式 语料库 语义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被引量:49
《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1-6,共6页游汝杰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 ,它与连谓句、小句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必有论元有两个 ,一个在前 ,一个在后...
关键词:兼语式 连谓句 施事 受事 论元 题元 
致谢语被引量:1
《汉语学习》1991年第5期44-45,共2页向南 
致谢语是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之一。致谢语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别人为自已花了很多精力,或在物质上提供了方便,或帮助自己解决了很大困难,对别人的好意作出感激表示的致谢语常见的有“感谢”“谢谢”,以及由它们分别...
关键词:致谢语 兼语句 意表 动宾式 兼语式 口头交际 礼貌用语 会说 自谦语 出口处 
混沌性:“我喜欢他老实”被引量:4
《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10-17,共8页史有为 
壹 己有的看法 1.0 “我喜欢他老实”这类句子在汉语中颇为特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揭示其性质,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就目前所知,对这类句子的认识大概有三种,先分别介绍之。 1.1 一般认为这类句子是兼语式,只是名词术...
关键词:兼语式 汉语语法特点 混沌性 句子 递系式 名词术语 张志公 黎锦熙 吕叔湘 代表性 
“单音动词+了”充当句法成分辨
《汉语学习》1987年第6期17-20,共4页刘汉城 
本文讨论“单音动词+了”(简称为“动+了”)在下列结构中是否充当句法成分: 改了就好|想走了|学会了|约他谈了|坐车跑了|坐了去|说完就走了和“了”有关的单音动词有四种类型,即 a.动词可以单说,“动+了”也可以单说, 例如:说,看,洗,...
关键词:单音动词 句法成分 曹禹 “了” 连谓式 兼语式 否定词 主语 “没” 赵树理 
“有……是……”格式的误用
《汉语学习》1985年第1期44-44,共1页薛超 
“有……”、“是……”两个述宾结构连起来可以构成递系结构(兼语式): 有人是今天走的。(1)这种句式的句子一长,就容易犯结构混乱或一些语法书上称之为“杂糅”的毛病。例如: 中国科学院及湖北省博物馆等有关单位的科学工作者立即前...
关键词:递系结构 错误改正 石核 述宾结构 兼语式 法书 句子 大量石 关单 石器 
关于“找”字句
《汉语学习》1983年第4期24-33,共10页岩田宪幸 沙野 
§○ 前言 0.1 想研究一下用动词“找”构成的句子。 1)干吗不去找老杨帮忙? 2)你找他念念这封信。 1)是摘自《汉英词典》(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商务印书馆,1978)的例句。译文是这样: 1′)Why not go and ask Lao Yang for help?(“...
关键词:连动式 兼语式 行为主体 相互行为 单独行为 取得活动 句子 共同行为 句式 言语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