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

作品数:942被引量:140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凤梅朱道华彭泽君陈兴良刘明祥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法倒卖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行为的定性
《人民司法》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徐艳 马静 
【裁判要旨】对非法倒卖利用医保骗保购买药品牟利行为的定性,应综合评判行为人在药品回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事前通谋,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医保骗保多开、虚开药品,客观上对上游骗保人员实施骗保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成立...
关键词:诈骗犯罪 骗保 综合评判 促进作用 非法倒卖 教唆 共犯 虚开 
网店售卖“年检神器”的环境公益侵权责任
《人民司法》2021年第23期44-47,共4页钱建军 夏祖银 
【裁判要旨】网店售卖“年检神器”帮助尾气不合格的车辆规避年度检测,构成以弄虚作假的方式教唆或协助机动车主实施大气污染行为,应当与环境侵权行为实施人机动车车主承担连带侵权责任。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八条之规定,原告有权请...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环境公益 民法总则 网络信息平台 连带责任 网络平台 教唆 裁判要旨 
毒品害了我一生
《人民司法》2020年第21期79-81,共3页胡翔 成函曦(图) 赵可(图) 
1.小崔从出生起便生活在男低音和女高音的水深火热……2.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狐朋狗友的教唆,小崔16岁便辍学了,酒吧、夜店成了他的……3.酒吧灯红酒绿,夜店歌舞升平,没有一点儿“料”如何能助兴?4.由于没有工作,小崔只能通过不...
关键词:教唆 夜店 酒吧 盗窃 毒资 
教唆犯罪并传授犯罪方法系想象竞合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6年第26期48-50,共3页李正文 
【裁判要旨】教唆犯自己不参与所教唆之罪的犯罪实行,而是通过教唆行为激发他人的犯罪意图,唆使他人实行犯罪,此与共同实行犯中的造意犯在制造他人犯意后还与他人共同实行犯罪不同。行为人用传授犯罪方法的方式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
关键词:传授犯罪方法罪 教唆犯罪 想象竞合犯 法系 教唆行为 共同实行犯 犯罪意图 共同犯罪 
怂恿他人持枪抢劫属教唆犯
《人民司法》2015年第18期59-60,共2页李丽媛 
【裁判要旨】行为人在部分实行犯已具有概括犯意的情况下,撮合他人与之共同实施抢劫行为,并促使其采用持枪的加重情节的方式,构成教唆犯而非精神性帮助犯。对此种教唆犯,按照其在案件中所起的地位作用,依照主犯处罚。
关键词:教唆犯 持枪抢劫 他人 抢劫行为 加重情节 实行犯 行为人 帮助犯 
德国教唆犯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启示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3年第5期98-102,共5页谢焱 
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对教唆犯作了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通说认为,教唆犯的性质为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二重性。德国刑法典第二章“行为”之第三节“行为人共同体和参与”中第26条规定了...
关键词:教唆犯 司法认定 德国 共同犯罪 第26条 行为人 刑法典 独立性 
教唆犯撤回教唆行为的定性与量刑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2年第18期57-60,共4页王福元 陈鸣 
故意伤害共同犯罪中,教唆犯在实行犯开始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之前及过程中,撤回教唆意思并极力进行拦阻的,如果未能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仍应当认定为犯罪既遂,但在量刑时可酌情考虑。
关键词:被告人 教唆犯罪 教唆行为 故意伤害罪 犯罪中止 故意伤害行为 被害人 共同犯罪 附带民事诉讼 量刑 
概然性教唆犯之罪责刑考量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09年第10期41-44,共4页李正文 
【裁判要旨】对于概然性教唆,由于教唆犯的教唆内容比较笼统、不太明确,因此,即使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之外的加重结果,亦应认定未超出教唆犯的教唆范围,教唆犯应与其他实行共犯时该加重结果承担共同罪责,但对教唆犯的具体量刑应根据其...
关键词:罪责刑相适应 教唆犯 考量 犯罪构成要件 加重结果 共同犯罪 内容比较 司法实践 
试论共同犯罪的中止
《人民司法》2005年第10期60-62,共3页陆漫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共犯的犯罪中止,较之于单独犯的犯罪中止,在认定上更为复杂。如果全体共犯一致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全体共犯人都成立犯罪中止,此与单独犯的犯罪中止并无二致。但在司法实践中,此种情况...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中止 中国 犯罪构成 教唆犯 
教唆儿童偷自家财物并骗其外出游玩行为之定性
《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72-73,共2页崔永峰 
2003年3月6日,被告人史某在泗洪县某小学找到该校六年级学生、12岁的杨某,谎称欲带杨某到南京学武术,唆使杨某回家盗窃钱财。杨某当即回家偷得现金3000元,但未将钱交给史某。被告人史某即将杨某带到泗洪县城某旅社中居住,白天带其...
关键词:盗窃罪 拐骗儿童罪 犯罪构成 罪数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