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伦理学

作品数:1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康之石火学曹望华闫志刚芮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福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学与研究》《教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新西部(中旬·理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行为选择研究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年第29期17-18,共2页安浦兴 
公共管理者的行为选择由道德状态决定,研究公共管理者道德行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公共管理伦理学等学科理论,结合实践展开思考,对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将公共管理者道德行为分为5个层次,认为影响公共管理者道德行...
关键词:道德行为选择 公共管理者 外部因素 公共管理伦理学 内部因素 展开思考 学科理论 理想信念 
公共管理伦理学视角下村干部服务问题探析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8年第6期5-6,共2页孙星星 李春雨 
本文从村干部实际工作出发,运用公共管理伦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培训,灌输先进理念;强化监督,保持村干部廉洁自律;端正服务态度,实现服务价值。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村干部 服务 对策 
基于公共管理伦理学视角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被引量:2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6期252-253,共2页芮雪 
高等教育管理是政府社会治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高等教育管理纳入公共管理体系,从公共管理伦理学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关系模式及价值体系,认识高等教育管理从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归宿。探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关系模式,...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 伦理关系模式 管理价值体系 
关于“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6期58-66,2,共9页晏辉 
作为应用伦理学的重要部门,公共管理伦理学以公共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权力、行政职权的有效分割和正当运行为旨归,以他律(法律和社会舆论)和自律(德性)为基本的约束方式,为社会提供公共秩序,为公民提供最大化的公用物品。为达此目...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管理 学科 
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与基本环节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石火学 
福州大学2010年度资助课题"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案例教学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在于:其一,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是公共管理伦理理论,而是公共管理的实践;其二,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其三,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案例教学 必要性 实践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教学研究》2011年第6期57-59,90,共4页石火学 
福州大学课题精品课程建设(校教〔2010〕28号)
公共管理伦理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对于保证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保持公共管理合理性,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提高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主体...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试论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产生逻辑——兼评张康之教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267-268,281,共3页谭毅 
伦理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伦理学的发展与分化见证了一门门应用伦理学、职业伦理学的诞生。这为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产生提供了趋势上的必然要求。在公共管理这一新的、服务定位的社会治理模式下,以服务精神为...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伦理学 公共管理 
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综述被引量:7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曹望华 
近年来,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学术界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大致可以归为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宗旨和目标、功能与价值等,但在研究范围和视野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总体上说,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学...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研究综述 
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 兼评张康之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被引量:3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5-18,25,共5页闫志刚 
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传统的官僚体制及其框架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无力应付现实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工业社会治理模型本质的缺陷决定了它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治理模型所替代:公共管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进行了深入...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后工业社会 德治 
道德存在的发现及其生成机理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88-90,共3页李鹏飞 
人除了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外,还有着更深层、更能体现人本质的道德存在。道德存在是在人类劳动实践中,随着“集体精神”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以人类文化基因的形式得以代代传承。道德存在的发现,打破了传统哲学“心物二元”论的认识格局,...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学 道德存在 生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