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作品数:774被引量:83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黄开国贡桂勇黎汉基平飞黄朴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最近新书
《文史知识》2024年第4期91-91,共1页
子藏·儒家部·春秋繁露卷(全十四册)方勇总编纂精装16开定价:11800元《子藏·儒家部·春秋繁露卷》是“子藏”系列之一种。《春秋繁露》为西汉学者董仲舒所撰。董仲舒深研《春秋》,《春秋繁露》以《春秋公羊传》为根抵,归依六艺传统,...
关键词: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孔门弟子 《管子》 《春秋公羊传》 国家图书馆 中国文化史 三十六 
公之称谓与儒家伦理
《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103-105,共3页刘士林 
作为汉语中的一个称谓,公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它在古代是指爵位和官名,如《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羊传·隐公五年》云:"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在春秋时代,公又成为诸侯的统称,顾炎武《...
关键词:老年人 老年男性 春秋时代 社会功能 顾炎武 孔子 组织功能 公羊传 儒家伦理 日知录 
说“九锡”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4年第2期70-74,共5页蒋宗福 
据现有文献记载,古代封建帝王尊礼殊勋功臣的最高礼遇是九锡。(锡即赐。《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不过,透过历史的迷雾,更确切地说,九锡表面上是帝王遵礼殊勋功臣。
关键词:公羊传 王莽 公元年 三国志 身份地位 功臣 诸侯 周礼 文献记载 汉武帝 
华夏文明面面观——陕西考古成就巡礼
《文史知识》1992年第6期81-89,共9页黄新亚 
陕西省的地理概念,源于《春秋公羊传》中的'自陕而西者',春秋时这里有秦国,历以又称'秦中'。楚汉相争时项羽逼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为阻止刘邦东进,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陕西临漳北);董...
关键词:陕西地区 华夏文明 考古工作 临漳 东进 《春秋公羊传》 章邯 南郑 司马欣 地理概念 
谈“头颅”
《文史知识》1991年第10期108-111,共4页齐冲天 
'头'(頭)字是现代汉语中的最常用字之一。关于它的由来,已经鲜为人知,过去有一点推测,也不够明确。今就其音义的由来、它的准确意义、它产生的社会条件,作一讨论。
关键词:现代汉语 《韩非子》 野蛮时代 二字 知伯 公羊传 难三 中国文物报 《战国策》 战国中期 
“加”字释义商兑
《文史知识》1989年第11期78-79,共2页朱城 
读侯慧章同志《〈曹刿论战〉中的'加'字》一文(《文史知识》1989年1期)颇受启发。侯同志认为释'加'为'增加'不妥,我很赞成。
关键词:曹刿论战 祝史 文史知识 儒行 衣食所安 昭公 公羊传 桓公 加益 上古汉语 
十三经的形成与经学类别
《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99-104,共6页牟钟鉴 
一、经学与'经'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是儒家,儒家思想以经学为主线而演变发展。研究中国文化,必须对经学有所通晓。什么是儒家经学呢?经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以若干部确定的儒家经典为对象,专门对这些经典进行注释、疏解和发挥,形成...
关键词:经学史 儒家思想 经典内容 《五经》 中国文化 《五经正义》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儒家哲学 公羊传 
“木主”与“社主”
《文史知识》1987年第9期54-55,共2页王春光 
在反映解放前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某家老人去世,其子孙在灵堂的供桌上摆上一个木制牌位,上面写着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有的还写上身份(官职)等。这个木牌俗称'灵牌',古代称为'木主',又称'神主'。
关键词:社主 生卒 文王 武王 公羊传 宰我 夏阳城 侯主 古典作品 谷神 
释“雉”与“百雉”
《文史知识》1987年第6期106-109,共4页赵宗乙 
本刊1983年第6期曾发表陆宗达先生的文章,指出'雉'字是'絼'(或'纼')的假借字,'雉'的假借义(即'絼'的本义)是牵牛的绳子。绳子可以丈量,故'雉'又有了度量的意思。但对'雉'作为度量城墙的专有量词,陆文则没有涉及。故这里刊载赵宗乙的文...
关键词:百雉 长度单位 假借字 文则 面积单位 《古代汉语》 郭锡良 公羊传 孔颖达疏 方千里 
词义辨析:说“叹词”
《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98-99,共2页张一恭 
喜怒哀乐,人之情也,有感于事,发之为言,则为叹词。叹词是表达人的各种感情和应诺之声的词类。它既传情,又拟声。写文章如能恰当地使用叹词,就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把特定场合下人物的情态生动地传达出来。这在我国古典作品中,例子是很...
关键词:古典作品 刻画人物 特定场合 《马氏文通》 郭舍人 公羊传 袁谭 道晖 大姊 寓言故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