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学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万伟成侯莲梅蒋家胜丁明李舜臣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北方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探求》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子之喻与中国古典诗学批评
《文艺研究》2022年第12期56-67,共12页宋长建 
女子之喻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类特别的譬喻。就取象而言,以美女为主,也包含王妃、闺秀、妻子等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显示出丰富的形态;从功能来看,涵盖品诗、作诗、学诗、选诗、诗歌史、诗学概念等多个题域,使得“人化文评”的意蕴越发充...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学 批评术语 诗歌史 品诗 选诗 人化文评 人物形象 观人学 
以人观诗与以诗观人——《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批评体系的建构》评介
《探求》2020年第4期117-120,共4页李舜臣 
“文学是人学”,虽说是西方文论的产物,亦可通于中国的传统文论。古人已有“诗如其人”(陈师道《答秦觏书》)、“人即是诗,诗即是人”(杜浚《与范仲闇》)、“人外无诗,诗外无人”(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等言说,举凡中国诗学的本体论...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 中国传统诗学 传统文论 陈师道 中国诗学 西方文论 品第 龚自珍 
风行东周的“观人学”——“《左传》新读”之三
《博览群书》2019年第6期104-108,共5页谢小刚 
观人学源远流长,最早被当作甄别人才的标准,出现在儒家的文献典籍中:'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大戴礼记·少闲》),'五王'以形貌、态色、语言、声音、器度为观人标...
关键词:《左传》 神相全编 
习近平传统价值观人学导向思想要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被引量:5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年第6期134-139,共6页侯莲梅 蒋家胜 
习近平同志沿着"人的文化本质"、"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理论进路,倡导人们用中华传统价值理念涵育"仁爱、正义、诚信、爱国、敬业、友善"的道德品质,修炼"自...
关键词:习近平同志 传统价值观 人学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 
观人学视阈下的“贫富”诗学范畴研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30-36,共7页万伟成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4FZW015)
贫穷、富贵,从观人学运用到诗学,充分体现出儒家为主的价值观念与诗教的影响,因而成为传统诗学术语,并衍生出贫寒气与富贵气、山林气与台阁气、诗穷愁而词富贵、"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等一系列相关又相近的诗学概念或命题,影响...
关键词:观人诗学 贫寒气 富贵气 诗谶 
“英雄”:从观人学到古代诗学的范畴研究被引量:1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1期54-58,72,共6页万伟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项目中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GJ01
古代诗学范畴多来源于观人学。"英"、"雄"、"英雄"就是其中之一。观人学的标志性著作《人物志·英雄》从语义发生学角度阐释"英雄"概念,将人的才性析解为聪明(英)、胆力(勇),认为"圣人淳耀,能兼二美",达到"化境"。古代诗学的"英雄"及其...
关键词:英雄 胆力 魂魄 观人学 诗学 
《人物志》与观人诗学批评——论观人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确立的影响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128-131,共4页万伟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07GJ01)的阶段性成果
以往文学批评史专著论述古代文论建立时,很少重视观人学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作用。本文从观人学角度切入到文学批评研究,认为《人物志》通过阴阳五行说、情中形外原理将历来以德性观人、以形体观人联系了起来,建立了观人学的核心体系,对古...
关键词:刘邵 曹丕 观人学 诗学批评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被引量: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98-103,共6页万伟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观人批评: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体系的构建"(07GJ0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
关键词:诗谶 谶纬 诗论 观人学 
相诗学:中国诗歌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万伟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07GJ01)
相诗学是观人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相人之形状颜色"与"知其吉凶妖祥"两方面,对中国相学与诗学之间所生成的内在联系或一致性进行初步宏观考察中,不难看出相学丰富了诗学的范畴概念与审美思想,深化了诗歌理论,但神秘色彩与宿命论色彩...
关键词:相学 诗学 观人学 诗谶 
古观人学在现代人力资源面试和选拔中的应用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第S1期129-130,共2页丁明 
关键词:现代人力资源 人学 《孔子家语》 内心世界 言语无序 理论与方法 体育锻炼 人员测评 温厚和平 法轮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