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桑

作品数:42被引量:16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肖更生苏大道郭展雄王振江唐翠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蚕业》《广西蚕业》《广东蚕业》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熟果桑新品种——粤椹145
《中国果业信息》2021年第3期60-60,共1页王振江 唐翠明 
"粤椹145"是从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资源"塘10"与"航诱11"杂交后代中选育而出的新品种。2018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果大,紫黑色,长圆筒形,不易落果。平均果长5.0~7.5 cm,果径1.4~1.8 cm,...
关键词:平均单果重 植物新品种权 果桑 杂交后代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径 出汁率 广东桑 
取桑制宝 药食同源——广东桑之宝打造茂名优质红酒
《源流》2020年第12期24-27,共4页黄飞将 林保 
"这里是储酒的地方,每个木桶都存放满桑葚酒,有红酒,也有白兰地,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装瓶包装。"在桑之宝酒厂的酒窖内,广东桑之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士行指着里面的一排排木桶对记者说:"桑葚酒是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开发的,对人...
关键词:天津科技大学 研发创新 药食同源 广东农科院 有机农业 红酒 发酵酿造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叶绿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结构分析
《蚕业科学》2016年第6期953-959,共7页李巧丽 延娜 郭军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项目(No.2013-14)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较为保守且其序列片段的变异速率适中,适合用于研究植物的系统进化。以我国主要栽培桑种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的品种一串红为实验材料,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广东桑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
关键词:广东桑 叶绿体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聚类分析 
91份广东桑四倍体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蚕业科学》2015年第6期989-996,共8页王振江 罗国庆 戴凡炜 肖更生 唐翠明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No.2013B060400041;2014A030305008);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No.201523);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No.201508020044);广东省社会发展项目(No.2013B030700-002)
以广东桑种(Morus atropurpurea Roxb.)的四倍体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供试种质资源的20项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以利于科学选配桑树多倍体优良杂交组合。研究结果表明,91份四倍体种质资源的2...
关键词:四倍体桑树 广东桑种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桑树叶片中不同环氧鲨烯环化酶类基因的表达与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蚕业科学》2015年第5期785-792,共8页丁光宇 梁九波 王裕鹏 李文生 张少宇 刁杨洋 王刘清 来烽伟 何宁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13AA100605);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403064)
由环氧鲨烯环化酶(OCS)催化的环化反应是氧化鲨烯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第一步反应。通过对野生桑种川桑(Morus notabilis)、栽培桑种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桑叶中不同OCS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检测,探究桑树...
关键词:三萜类化合物 环氧鲨烯环化酶基因 川桑 广东桑 半定量RT-PCR 气相色谱-质谱 
不同倍性广东桑的花粉形态被引量:9
《林业科学》2015年第4期71-77,共7页王振江 罗国庆 戴凡炜 殷浩 肖更生 唐翠明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2B090600049);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22);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12B020304003)
【目的】针对桑树形态倍性鉴定及品种间鉴别问题,研究广东桑不同倍性及品种之间孢粉学上的异同,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10个不同倍性品种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等孢粉学特性进行观...
关键词:广东桑 花粉 倍性 显微结构 
广东桑根皮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现代食品科技》2014年第6期219-228,300,共11页何雪梅 吴东玲 邹宇晓 王国才 张晓琦 廖森泰 孙健 叶文才 
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资助(2013DFM30080);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基金(707048);广东省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gjhz1003)
桑根皮(又称桑白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降血压、抗病毒、抑菌和抗炎等药理活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桑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和抑菌活性,为探究桑根皮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本文研究了广东桑(Morusatropurpurea...
关键词:广东桑 化学成分 异戊烯基黄酮 苯并呋喃 
广东桑根心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2期193-196,共4页何细新 巢晓娟 杨璐 张翠仙 皮荣标 曾海祥 李国西 徐玉娟 林燕燕 
采用多种层析方法从广东桑根心材的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手段结合文献分析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桑辛素C(1),桑辛素M(2),二氢桑色素(3),氧化白藜芦醇(4),2,4-二羟基苯甲醛(5),伞形花内酯(6),胡...
关键词:广东桑 心材 化学成分 神经保护 抗氧化 
广东桑叶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8
《中草药》2013年第22期3109-3113,共5页唐本钦 杨婷婷 杨文强 王文婧 张晓琦 叶文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11B05);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2013DFM300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1612203);广东省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gjhz1003)
目的研究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pNP法测定了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
关键词:广东桑 多羟基生物碱 Α-葡萄糖苷酶 胞苷 伞形花内酯 
基于ISSR标记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9期17769-17772,共4页张林 高丽丽 潘一乐 刘利 赵卫国 潘刚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O:NB2010-2130135-24)
[目的]分析来自珠江流域(广东省和广西省)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珠江流域的64份广东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法对这些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关键词:广东桑 地方品种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