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借词

作品数:638被引量:130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马睿颖蓝庆元于辉常骏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鸭绒苗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
《民族翻译》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班庆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世界语言结构地图集》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研究”(17ZDA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鸭绒苗语与汉语经历长期的接触,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用以丰富自身的表达。鸭绒苗语中的汉语借词从不同历史时期借入,根据苗瑶语的历史划分和与其他苗瑶语方言的语音对应规律可分为上古汉语借词、中古汉语借词、近现代汉语借词三个层次,...
关键词:鸭绒苗语 汉语借词 历史层次 
藏语康定日头话中的汉语借词特点分析
《西藏研究》2024年第5期35-51,M0004,M0005,共19页达珍拉姆 
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度项目“康定藏语日头话研究”(项目编号:KBYJ2022B01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语诗歌节律及相关韵律音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AYY024)阶段性成果。
藏语康方言康定日头话中的汉语借词,数量庞大,涉及名词、动词和单位词等不同词汇类型。历时和共时因素影响其借入量。汉语借词的语义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在不同门类中分布不均。单音节汉借动词可直接充当谓语的主动词,汉借多...
关键词:藏语康方言 日头话 汉语借词 特征 
布依语中的布依-汉合璧词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莫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方少数民族汉字书写的中华文化认同”(23CMZ027);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实验室”(黔教哲[2023]06号)。
布依-汉合璧词中的语素分别来自布依语和汉语,它是布依语借用汉语词汇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布依语和汉语接触的产物。通过讨论和分析布依-汉合璧词的类型、构词方式及表意特征,可以看出合璧词的形成丰富了布依语的词汇系统,促进布依语...
关键词:语言接触 汉语借词 合璧词 构词方式 表意特征 
21世纪以来非汉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述评(2000~202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45-56,共12页蒋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方言比较的普米语形态演变轨迹研究”(19BYY189);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滇川藏纳西语与周边语言深度接触融合的调查研究”(ZD202313)。
在我国汉语和非汉语关系的研究中,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最为突出。对汉语借词的研究,过去在描写、分析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对借词适应性的专题研究做得不够。文章根据21世纪以来非汉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论述非汉语...
关键词:汉语借词 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影响 语言适应 中国语情 
新时代必须加强语言影响与语言适应研究(代主持人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3-23,共1页戴庆厦 
本期“语言国情研究”栏目专题为“非汉语中汉语借词的适应性研究”。语言演变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语言的内部因素,即语言内部结构的矛盾促使语言演变;二是语言的外部因素,即别的语言影响引起的语言演变。二者性质不同,影...
关键词:语言演变 汉语借词 语言适应 语言国情 外部因素 语言内部结构 非汉语 社会文化背景 
贵琼语中汉语借词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4-35,共12页杨晓燕 戴庆厦 
我国语言存在国家通用语汉语和众多少数民族语言,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汉语借词广泛进入各少数民族语言之中,适应着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文章以四川康定麦崩贵琼语为个案,分析汉语借词在贵琼语中的各种适应性表现。汉语借词通过音译...
关键词:汉语借词 贵琼语 适应性 语言接触 语言影响 
傣雅语中汉语借词长短复合元音的匹配与感知模式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2期14-27,共14页陈晓蓓 陈保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语言数据集成及其演化研究”(22&ZD218)资助。
内部音变会相应地引发语言接触中匹配规则的改变。漠沙傣雅语中复合元音/a:i/-/ai:/对立的感知凸显线索由时长比例转向共振峰,/a:u/-/au:/的对立趋于消失。在借人汉语词汇时,傣语母语者用/a:i/匹配汉语的/ai/;而/au/韵母的匹配存在分歧...
关键词:漠沙傣雅语 元音长短对立 借词音系学 语言接触 
17世纪蒙古文经典文献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董星 
傣文古籍古汉语借词vā^(6)(话)的双音化和语法化
《民族翻译》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戴红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傣文贝叶经《长阿含经》文献语言学研究”(21BYY042)阶段性成果。
vā^6是傣语高频词。文章首先探讨vā^(6)与汉语“话”的音义关系,判断它借自中古汉语“话”的动词义用法;然后分析了傣文古籍《维先达腊》《长阿含经》带vā^(6)的合成词及其词类分布情况,认为带vā^(6)的动词、副词、连词是vā^(6)词...
关键词:vā^(6) 汉语借词 双音化 语法化 “说” 
呣奈语“帮”母字汉语借词读音的历史层次
《汉字文化》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廖雅诗 杨再彪 
吉首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呣奈语汉语借词研究”(项目编号:Jdy22175)成果;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邵阳隆回花瑶呣奈语的记录与描写研究”(项目编号:20A397)资助
呣奈语“帮”母字汉语借词读音分别借自四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属于上古汉语时期,第二个时期属于中古汉语时期,第三个时期属于近代汉语时期,第四个属于现代汉语时期。借词分别对应上古层、中古层、近代层、现代层。
关键词:呣奈语 “帮”母字 汉语借词 历史层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