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式

作品数:76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义海王卯根李少丹高芸徐福坤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修辞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最XN,没有之一”格式的来源及特点被引量:8
《当代修辞学》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王卯根 
本文探讨"最XN,没有之一"格式的来源及其语用修辞特点,认为该格式是"最XN"结构与"最XN之一"格式的组合重构",没有之一"否定最高级表述对象与评价对象之间存在群体/个体关系,反映在修辞上则表现为对于强调色彩的强化,体现出明快果决的风格。
关键词:修辞格式 最高级涵量 评价对象 强调 风格 
现代语文学中的“消极修辞”
《当代修辞学》1999年第6期28-29,共2页吴德升 
关键词:消极修辞 语文学 语文教育 积极修辞 语文能力 语文知识 情感距离 修辞格式 句式 汉语 
我国比喻研究的又一朵奇葩——评李济中《比喻论析》
《当代修辞学》1996年第3期37-37,共1页宗廷虎 
读完河北大学李济中教授二十万字的新著《比喻论析》(1995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股欣喜的心情油然而生。记得过去读黎锦熙先生1936年问世的《修辞学比兴篇》时,还怀着不少遗憾;到了80年代初,研读袁晖先生《比喻》底稿时曾感到较大的...
关键词:比喻 论析 李济 河北大学 新著 黎锦熙 修辞格式 比兴 与逻辑 西方修辞学 
再现与表现——摹绘的双重表达功能
《当代修辞学》1994年第3期29-30,共2页吕华信 
摹绘(摹状),是一种摹写审美主体对于客体的感觉的修辞格式。不管是摹声抑或是绘色,均需诉诸人的感觉器官,前者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使人“如闻其声”,后者通过人的视觉器官使人“如见其形(色)”。既谓“如”,就意味着这种“闻”或“见”都...
关键词:表达功能 再现与表现 修辞格式 审美主体 客体 “表现” 摹声 人的感觉 审美过程 纯客观 
谈名词的变性使用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92年第5期12-13,共2页高万云 
关于名词的变性使用问题.语言学界早有评说。在这种现象日趋普遍的今天,原有的理论却远远地落后了。过去,语言学者们或者死抱住规则不放,过分强调语法的约定性.一概视之为“违法”,或者局限于一种凝定的修辞格式——转类,对个别...
关键词:变性 名词 语法规则 修辞格式 语言表现 语言学 约定性 活动性 
断词例补
《当代修辞学》1988年第6期29-30,共2页赵源海 
语言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借用于现成的词语,如成语、惯用语、地名、戏名等为人所知的词语,单纯地利用其中某一个词的含义,其他词成了镶嵌进去的装饰物,只起凑足音节,以求合于固定程式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特殊的修辞格式。
关键词:词例 修辞格式 惯用语 装饰物 词语 语言 成语 音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