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侵权

作品数:20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于林洋马慧娟胡琼华王欢佴钢更多>>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与社会(下)》《广西质量监督导报》《中国广告》《经济与法》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虚假广告侵权的归责与制度完善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年第4期256-256,253,共2页王尧 
广告是产品的生产商以及经营者宣传其商品,向消费群体传播商品,吸引消费者消费,以达到出售商品目的的一种营销手段。它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商家关注到这一点,并充分利用,甚至过度的利用,出现越来越多的虚假广告...
关键词:虚假广告 惩罚性赔偿 侵权责任 
微商虚假广告侵权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传媒》2017年第17期73-74,共2页李玉娥 
新时期,微商广告已经成为现代广告大军中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许多广告商的青睐。但微商虚假广告侵权也严重干扰了广告市场的秩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此,本文结合微商广告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微商虚假广告侵权的法律规制,以期为微商...
关键词:微商广告 虚假广告 法律规制 路径 
由“核实”到“核对”——从《广告法》一词之改看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责任被引量:2
《新闻记者》2016年第2期77-83,共7页王伟亮 
新《广告法》将作为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侵权责任基础的广告审查义务,由饱受媒体诟病的"核实"修改为"核对"。同时,对侵权的归责原则进行了修订,以广告内容是否涉及"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为标准,分别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责...
关键词:审查义务 归责原则 虚假广告侵权 媒体责任 
试论我国虚假广告侵权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局限性
《青年与社会(下)》2015年第10期134-134,共1页王涛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指出:“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均将虚假广告...
关键词:虚假广告 侵权 过错归责 局限 
论虚假广告侵权责任立法国际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被引量: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25-131,共7页张世鹏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FX050)
各国立法治理虚假广告的经验表明公法方法的效果逊于私法方法的效果。私法方法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虚假广告特殊侵权责任的制度设计得到长足发展。虚假广告特殊侵权责任制度一方面从主体、范围等方面加重虚假广告行为人的责任,另一方面从...
关键词:虚假广告侵权 惩罚性赔偿 严格责任 经济分析 激励机制 
论公众人物代言虚假广告侵权连带责任制度的构建被引量:4
《中国广告》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胡琼华 周亮 
在我国,对于公众人物在商业广告中传达虚假信息,欺诈、误导消费者,造成消费者的损害,一直没有效的法律对此进行制裁,导致虚假广告泛滥。要维护市场经济下广告市场的正常秩序,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公众人物虚假广告代言侵权连带责任制度。
关键词:公众人物代言 虚假广告侵权 连带责任 
论虚假广告侵权的法律责任
《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6期86-87,共2页潘春玲 
广告侵权这一行为应该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广告侵权行为中常见的现象就是虚假广告侵权行为,行为人通过虚假广告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由于广告侵权行为的行为主体多元性,需要对广告侵权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重构。本文结合我国最近发生的...
关键词:广告侵权 虚假广告 法律责任 
论虚假广告侵权赔偿的法学建构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8-61,共4页胡琼华 
在我国,我们对虚假广告侵权所造成的后果主要采用传统的补偿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预防和制裁虚假广告侵权行为泛滥。对虚假广告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既有法律根据,也有其合理性。关键是在法律上如何构建好惩罚性赔偿制度,以真正...
关键词:虚假广告侵权 惩罚性赔偿 合理性 法学构建 
完善虚假广告侵权民事救济的法律思考——基于社会化责任视角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4期74-78,共5页于林洋 
目前,虚假广告已经变成社会的一大公害,现实生活中虚假广告的泛滥也在某种程度上检讨着我国当前规制虚假广告侵权的民事救济体制。基于社会化责任视角,完善虚假广告侵权的民事救济,要完善虚假广告侵权的归责原则和损害赔偿原则,完善虚...
关键词:虚假广告侵权 民事救济 社会化责任 
论虚假广告侵权的行政救济——基于受害人的角度被引量:2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53-57,共5页孙秀华 于林洋 郭素华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虚假广告侵权研究>(项目编号:49)研究成果之一
虚假广告侵权使得受害人的损害真实存在,而法律给予的救济却并不完善,其结果就是受害人在理论上可以得到救济,在实践上经常无法享有救济。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应建立有效的虚假广告侵权行政救济模式。在此框架下,受害人取得行...
关键词:虚假广告侵权 行政救济 投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