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意义

作品数:3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辛斌段维军张绍杰王琴韩仲谦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教导刊》《山东外语教学》《电视研究》《外国语文》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格赖斯非自然意义理论视角下《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特殊会话含义的生成研究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6期0143-0143,0142,共2页黄玉洁 
本研究从语言哲学视角,即格赖斯非自然意义理论出发,探究了《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特殊会话含义的生成。经研究,该作品特殊会话含义分为四类:违反数量准则的特殊会话含义;违反质量准则的特殊会话含义;违反关系准则的特殊会话含义;违反方...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 特殊会话含义 语言哲学 格赖斯意义理论 
基于意图的说话者意义——兼论非自然意义理论与会话蕴含理论的关系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6-123,共8页荣立武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团队项目“当代元伦理学系列问题研究之道德分歧的语言学研究”(IFYT17016)
说话者意义是用来解释对话双方交际效应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此Paul Grice发展出非自然意义和会话蕴含两种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理论。为了解释说话者意义,非自然意义理论诉诸交际双方对意图的相互识别,会话蕴含理论则将它解释为说话者在遵守...
关键词:说话者意义 会话蕴含 非自然意义 交流意图 
意义·意图·规约:对格赖斯意义理论的再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唐美华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书面语复杂度发展研究"(18YYB015)
格赖斯的意义理论是一种以说话者为中心的概念分析模式,其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格赖斯将意义区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并着重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后期,他对"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后者可由前者派...
关键词:格赖斯 自然意义 非自然意义 说话者意图 规约 
话语非自然意义的理解策略在英语听力中的运用
《科教导刊》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宋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听力策略教学研究>(2015YJ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准确捕获话语非自然意义,就要培养学生的理解策略,从话语非自然意义的合作性、礼貌性、语境和社会与文化入手,抓住话语要点和相关细节,激活已有的认知,结合语境进行关联、推理和判断,捕捉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
关键词:非自然意义 听力理解 理解策略 
语用学视角下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对话描写
《卷宗》2014年第12期547-548,共2页俞丹丰 徐鲁源 
近年来,借用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文学作品成为文学研究的一条新途径。众所周知,人物对话在小说主题思想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说中人物对话虽然经过了作家的精心设计和反复锤炼,并不是原始的对话,但毕竞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
关键词:语用学 言语行为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 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 
季播模式本土化的错位及启示
《电视研究》2013年第11期67-69,共3页刘何雁 蔡林 
一、季播的概念 季播节目,概念源于美国的播出季,播出季的“季”,并非自然意义上的季节,而是指电视播出机构按照观众的收视作息习惯划分的电视播映季节。在美国,自9月秋季开始,天气转凉,黑夜转长,学生们返校上课,人们的室外...
关键词:电视播出机构 本土化 非自然意义 作息习惯 室外活动 看电视 概念 美国 
英语听力教学中话语非自然意义的理解策略
《外国语文》2012年第3期127-130,共4页黄启汉 
英语话语意义可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自然意义是话语的常规字面意义,非自然意义是自然意义在特定语境下承载和隐含的交际意义,即话语"用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准确捕获话语非自然意义,就要培养学生的理解策略,从话语非自然意...
关键词:英语话语 自然意义 非自然意义 语境 理解策略 
对格莱斯意义理论的反思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15-116,共2页王欣春 袁颖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有别于传统的意义理论。其理论在意义区分以及意义意图关系方面存在争议。如何改进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区分标准以及进一步明确意义和意图的关系是后续研究中的焦点。
关键词:自然意义 非自然意义 意图 意义区分 
格赖斯论说话人意义及其充分性的评价
《哲学分析》2010年第2期26-34,共9页李光程 谢宝贵(译) 朱怡宁(校) 
格赖斯(H.P.Grice)的《意义》是20世纪意义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论文。其中心观点是在语言交往行为中将意图作为关键概念来理解说话人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关注的是说话人的非自然意义。即A通过X非自然地意谓着P,相当于说出X以通...
关键词:格赖斯 意义 说话人意义 非自然意义 意图 言语行为 
格赖斯的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解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96-98,103,共4页黄鸣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Paul Grice)1957年在他的"Meaning"一文中从人的心理意图上探讨了意义的本质,将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与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该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格赖斯是从一个全新的视...
关键词:格赖斯 自然意义 非自然意义 解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