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沅君

作品数:247被引量:11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鑫杨华丽李国英张亚璞杨迎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鞍山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宝马》与现代中国的汉唐想象
《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122-130,共9页邵宁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古典传统重释重构及其互动关系史研究”(项目编号:21&ZD267)的阶段性成果。
《宝马》是诗人孙毓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首长诗。1934年开始创作,1936年完成,1937年4月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5月,冯沅君发表《读〈宝马〉》,肯定其“确是新诗中少见的佳作”,“可以说是史诗”(1)。6月全诗由开明书店...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冯沅君 《宝马》 开明书店 孙毓棠 《中国新文学史》 司马长风 文化生活出版社 
由“伦理主体”向“浪漫自我”的超越——论冯沅君1920年代小说的浪漫特质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2-97,共6页袁田野 
一般认为,“五四”浪漫主义虽颇具主观色彩,却鲜有对现实经验的超越。然而,在女作家冯沅君那里,“超越性”与“无限性”正构成其作品的浪漫特质。文章选取冯沅君1920—1930年代的作品,由“罪感”与“母爱崇拜”的辩证关系切入,探讨“传...
关键词:浪漫主义 “五四” 冯沅君 超越性 无限性 
陆侃如、冯沅君与民国文史研究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8期19-20,共2页成玮 
民国时期,中国诗歌通史著作层见叠出。其中最负盛名者,允推1931年陆侃如、冯沅君分三卷推出的《中国诗史》,前两卷由陆氏撰写,末一卷由冯氏撰写。关于此书,学术界不乏探讨。
关键词:冯沅君 中国诗史 陆侃如 文史研究 民国时期 撰写 
论胡小石与冯沅君的诗词交游
《铜仁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郭薇 
福建省社科基金西部扶持项目“清代辞赋中的福建书写及其文献整理与研究”(FJ2023X004)。
胡小石为冯沅君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时期的老师,师生情谊非常深厚。二人常以诗词寄赠、唱和,以诗词作为情谊交流的纽带。从民国初期到解放初期,师生二人一直保持诗词交游。作为诗坛名家与前辈师长,胡小石以其独立的人格范式、高...
关键词:胡小石 冯沅君 诗词 交游 
从女性解放角度重论冯沅君创作思想的转变及其意义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兰宏君 高晓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师承关系与五四文学活动研究”(22FZWB079)。
冯沅君是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同时代批评家肯定她的前期创作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冲破一切的时代精神,又真实地写出新青年在新旧思想之间的徘徊,对其后期小说创作削弱了反封建礼教精神感到非常惋惜。冯沅君后期创作思想发...
关键词:冯沅君 女性解放 创作思想 《春痕》 《劫灰》 
“不算情书”?——冯沅君《春痕》之谜考识
《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郭佳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内馆藏新文学名家创作手稿资料索引与联合编目”(18AZW018)阶段性成果。
《春痕》是冯沅君创作中鲜有人提及的一部作品,一直以来研究者普遍将其作为书信体小说进行认识和讨论,初版时间亦不明确。“瑗如”和“璧君”为作品主人公的名字。查《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发现,“瑗如”实为冯沅君的笔名。对照陆侃...
关键词:《春痕》 情书 书信体小说 文体 手稿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路展开——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与民国文史研究转型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成玮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晚清民国古典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1FZWB055]的阶段性成果。
陆侃如、冯沅君写作《中国诗史》,深受民国学术风气熏染。其书在文献考据层面,认夏代以前为不可知,全盘接受了胡适一派的疑古思潮。在诗史架构层面,则颇自出手眼:把“诗”的范围扩充至多数韵文,论证各时代主流体裁如何环环衍生,使得叙...
关键词:陆侃如 冯沅君 《中国诗史》 新文化运动 
文学大师梁实秋的 “青岛往事”
《走向世界》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吴彤 
细数青岛最有人文气息的一条路,鱼山路必定榜上有名,在这条路上,名人荟萃、学者云集,群星闪烁、交相辉映。东南起自文登路,西北至大学路,短短的一条鱼山路上曾居住过梁实秋、闻一多、吕美荪、童第周、冯沅君等众多文人名士。走在如此有...
关键词:梁实秋 中国现代散文 文学批评家 冯沅君 文学大师 名人故居 人文气息 城市风光 
抗战时期女性旧体诗词的情感研究--以冯沅君、沈祖棻、丁宁为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1-84,共4页宋洋 王雪佩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儒家优秀文化与高职师范生师德培育融合研究”(2021-GX-168)。
抗战时期,面对日寇侵略,女诗人彰显“心有国家、敢于担当”的情怀,借助旧体诗词政治性与抒情性的统一,以旧体诗词为载体,承担起呼吁抗日救国、歌颂奋勇杀敌、批评政治腐败的文学使命,寄寓山河破碎的悲烈。同时亦创作出诸多反映个人思绪...
关键词:抗战时期 女诗人 旧体诗词 国家责任 个人思绪 
根据本土实际进行独立的学术创新——路遥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访谈录被引量:1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6期45-55,共11页崔华杰(整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口述访谈录”(项目编号:LSYZD21013)的阶段性成果。
一、“政治大课”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门径的开启崔华杰:路先生好!您于1947年考入山东大学,迄今在校已度过76个春秋。请介绍下您的求学背景?路遥:我是1927年12月生人,祖籍福建省莆田市,自幼在福州市区长大。我本名吴松龄,在青岛解放后随...
关键词:路遥 王统照 冯沅君 日本侵华战争 学术创新 山东大学中文系 南京中央大学 福建省莆田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