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作品数:221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洁徐青青孟庆茹张金铣林贻瑞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北京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山有扶苏埋芳华
《中国校园文学(青春号)》2017年第6期28-31,共4页邹叶 
我没想到还能见到苏埋。那天正好是秋分,天气很清朗,瑶台镇落叶蹁跹,色彩斑斓,生动如一幅水彩画。
关键词:水彩画 中等教育 语文 阅读 理解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
《中学生博览》2017年第8期58-58,共1页围子 
扶苏有数不尽的女朋友,不对,是女生朋友。 他说,他不想恋爱。 扶苏额头宽阔,眼睛有欧式凹陷的弧度,长睫毛,牙齿整齐,像白几个色号的钟汉良。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忆扶苏
《美文(青春写作)》2016年第12期36-37,共2页于沐可 
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公子扶苏,你后悔吗?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6年第1期34-35,共2页白月光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是你母亲最钟情的一曲情歌。她漫步轻吟,低声婉转,歌声如清泉般柔化了你父亲赢政的心,那一抹倩影尽藏于他眼底,让他留恋一生,待你出世,便唤你“扶苏”,对你寄予厚望。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扶疏”“扶苏”皆“扶桑”
《咬文嚼字》2014年第7期35-36,共2页陈金利 
赵仲邑先生《精庐小札》中,有一篇谈“扶疏”的文章,说到有的学生不懂此词的含义,以致造出了“冬天的树木枝叶扶疏”的句子,闹出了笑话。赵先生指出:“扶疏和稀疏虽同样有疏字,但意义完全相反,扶疏是枝叶繁茂分披的样子。”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汉字 汉语成语 
山有扶苏——读《北齐书》,叹兰陵王
《作文(初中年级)》2014年第3期28-29,共2页毕然 
鲜衣烈甲,亦曾载灼灼桃花。淬吴钩处,见美人兮起彷徨。我不知这究竟是灼灼桃花,抑或是灼灼容颜缭乱了视线,只晓得千秋英雄尽殁,靡盬王事停歇,而那首入阵曲却盘桓于心,从未散去。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山有扶苏
《美文(青春写作)》2014年第2期73-74,共2页毕然 
鲜衣烈甲,亦曾载灼灼桃花。淬吴钩处,见美人兮起彷徨。我不知这究竟是灼灼桃花,抑或是灼灼容颜缭乱了视线,只晓得千秋英雄尽殁,靡盛王事停歇,而那首入阵曲盘亘于心,从未散去。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1994年第3期41-45,49,共6页张道安 
关键词:模拟试题 于勒 天上的街市 最后一课 组字 深恶痛疾 并列关系 扶苏 大泽乡 七根火柴 
“隧”是“钻洞”吗?
《语文知识》1994年第2期23-23,共1页王彦先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名词作状语 钻洞 动词短语 名词活用 趋向动词 连动短语 陈涉 疑议 扶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