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

作品数:2341被引量:75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丽珈张蕊青程小青梁林歆高巍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方文学(中)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偷得浮生半日闲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9期4-4,共1页王一凡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淅淅雨后,何事最相宜?折一身瘦骨,踩雨后虹桥,踏半世风尘,至空山孤饮。本应独享静默时光,却不料山中更有其人。也罢,怕不是自己扰了那真正的清闲。在山中静坐,偶尔会有老翁来访。像是《桃花源记》一般...
关键词:《桃花源记》 酿酒 
从《浮生六记》看清代夫妻模式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6期45-46,57,共3页夏钦钦 
《浮生六记》写了沈复与陈芸相遇、相许、共同生活到生离死别的全过程,其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得到了众多学者高评。林语堂对它大加赞赏,除了是因为沈复之趣、文笔之真,还因一个女性形象——陈芸。这一层欣赏里,多有把她作为一个理想妻子...
关键词:夫妻 相处模式 女性 
浅谈目的论视角下《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4期140-140,共1页陈玉瑶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凡行动皆有目的,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根据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弗米尔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分析林语堂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目的和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 译文的目的 《浮生六记》 翻译策略 
偷得浮生片刻闲
《北方文学(中)》2017年第4期12-12,共1页李想 
来天气转暖,万物已褪了冬衣,生机盎然起来。春仲娇媚,引得不少美术生驻足,泼墨创作,我也不列外,只是我不曾作画,惟静默欣赏罢了。这是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也许是年后,也许是更早——总是在繁杂的学业中抽出少许时间,静立在校...
关键词:白玉兰 教学楼 美术 校园 
醉饱高眠,浮生难去——浅论杜甫居蜀与苏轼谪居岭南的饮食诗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7期60-61,共2页杨若诗 
杜甫对苏轼乃至整个宋代诗坛影响都很大,而北人杜甫入蜀与蜀人苏轼南下,这两段经历有不少相似处,故笔者特意拈出。饮食最能反映生活状况,研究饮食诗能发现诗人最为生活化的一面,本文拟以分析杜甫居蜀与苏轼谪居岭南的饮食诗,以窥...
关键词:杜甫 苏轼 入蜀 岭南 饮食诗 
论《浮生六记》里的饮食文化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7期175-176,共2页边昭静 
《浮生六记》主要记叙了沈复和其妻陈芸的日常生活及充满悲欢离合的坎坷一生。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里日常饮食描写的解读,发现其饮食思想、饮食心态与夫妻二人的贫苦生活及恬淡自适的人生追求有着极大的关系,《浮生六记》饮食文化...
关键词:《浮生六记》 饮食文化 饮食心态 饮食思想 艺术人生 
《浮生六记》芸娘命运悲剧之必然性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3期26-27,共2页袁田莉 
《浮生六记》中芸娘的形象一向众说纷纭,而她最终的命运悲剧却不免让人同时感到惋惜。但就其整个文化大环境的客观因素以及她自身的主观因素来看,这种悲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带有必然性的色彩。
关键词:芸娘 悲剧 必然性 
浅谈女性主义关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10期14-15,共2页于丽娜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林语堂时,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其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对其译作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关注却少之又少。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过程中彰显出强烈的女性主义翻译倾向。本文尝试分析女性主义关照下的林译《浮...
关键词:林语堂 《浮生六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浅析《浮生六记》的语言特色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7期21-21,共1页孙琳 
《浮生六记》的文言语体很有特色,本文从语言特色方面入手,探讨其采用铺叙描写,叙述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灵活多样;其次,其文言语体的革新还表现在其文言体式与生活神髓的统一上。该语言受到话本小说的影响,脱去了文言的板重典...
关键词:《浮生六记》 话本文言 口语化 生活化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10期112-113,共2页许贝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翻译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强调翻译活动是以“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该研究从这个视角分析林语堂在《浮生六记》英译中的“适应”与“选择”,得出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是适应自...
关键词: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适应选择论 适应 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