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被变化

作品数:1107被引量:13531H指数:5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宗明蔡运龙张柏李秀彬罗格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贵州省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65-176,189,共13页万海峰 蒙友波 陈洋 罗洁琼 赵祖伦 李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123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277)。
分析不同尺度下贵州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特征,为优化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贵州省198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对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分异 贵州省 
基于多无人机协同测绘技术的山区地表覆被变化成像分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董洁 段丁丁 宋博 王兴中 
为了准确监测当前地表覆被情况,全面可靠地分析山区多种地表覆被类型的面积变化,以某省中的某山区作为研究区域,提出基于多无人机协同测绘技术的山区地表覆被变化成像分析方法。结合该研究区域的地形、地势情况,采用人工势场法构建多无...
关键词:多无人机 协同测绘技术 山区地表 覆被变化 成像分析 
未来变化环境下汉江中下游地区需水量预测
《人民长江》2025年第2期106-114,共9页田晶 潘正可 郭生练 李书飞 刘宝库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4AFB49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CX2021Z10-2)。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的双重影响下,开展需水预测研究对优化水资源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多数现有研究忽视了需水预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及其内在联系。考虑未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以汉江中下游...
关键词:需水量预测 未来气候变化 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系统动力学 汉江中下游地区 
县域国土空间时空格局演变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类比研究
《城市勘测》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闫旭 张晓瑞 董洁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JA760091)。
为探究各类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模拟预测模型对县级行政区域进行模拟与优化的适应程度和各自特征,采用以基于纯净地理元胞自动机的FLUS、PLUS模型以及基于混合亚元胞的MCCA模型对同一县级行政区域进行国土空间格局演变模拟,通过以上3类模...
关键词:土地覆被变化 FLUS PLUS MCCA 逻辑回归 MARKOV 格局优化 来安县 
乡村地表温度对富春江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多尺度响应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2期575-589,共15页王振国 杨国福 聂文彬 张亚平 陈昊 徐涛 徐斌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2023)资助。
城市化驱动下,乡村地区土地利用/覆被(LULC)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导致了地表热环境的改变。然而,乡村地表温度(LST)在不同尺度上与景观格局的关系还缺乏理解。本研究以富春江流域乡村地区为例,利用相关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相...
关键词:尺度效应 地表热环境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空间溢出效应 可持续发展 
基于遥感指数的我国西部矿区生态质量监测——以彬长矿区为例被引量:1
《金属矿山》2025年第1期259-266,共8页姚顽强 李悠 郑俊良 蔺小虎 相里海龙 惠伯辰 李文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01484)。
我国西部矿区是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地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脆弱区,探讨西部矿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及影响机制,对于矿区自然环境保护与有序恢复有着重要意义。以彬长矿区为例,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利用Sentinel-2和Landsat 8遥感...
关键词:生态修复 遥感 GIS 遥感生态指数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质量 
基于RS/GIS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景观生态的风险评价——以太湖地区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王世杰 刘庆广 王振宇 胡鹏程 司敬敬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8A0603)。
为研究江苏省太湖地区生态风险状况与变化趋势,以2005—2020年四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景观损失度及划分风险小区的景观类型组成特征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太湖地区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太湖地区的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分异 太湖地区 
青海高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气候变化压力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2024年第12期2819-2833,共15页李文卿 詹培元 张亚男 杨崇曜 闫华 
青海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中心政府采购项目[青海诚鑫公招(服务)](2023-076)。
气候变化是青海高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然而目前鲜有对该区域生态修复工程气候变化压力的量化分析。聚焦这一问题,基于多源数据,明确1960年以来青海高原的气候变化过程,分析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气候驱动作用,...
关键词:青海高原 生态保护修复 气候变化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土地覆被变化 
基于LUCC强度图谱的耕地时空演变模式研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4年第12期52-63,共12页朱灵伟 陈晨 彭云飞 钱竞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SZCG2020197889);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深圳市农业单元划定及管控导则编制与实施(SZDL2022000957)。
文章采用Intensity Map模型(IM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图谱,从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角度分析了广东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时空演变模式,为新时期耕地保护决策提供支撑。结果表明:①耕地在向建设用地转化过程中呈现系统倾向性特征...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绝对强度 相对强度 耕地 广东省 
天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城市热岛的影响被引量:1
《地理空间信息》2024年第11期66-72,共7页赵梓萌 孟翔晨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21QD055);山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22KJ178)。
利用1992—2020年6期Landsat LST数据计算的城市热岛比指数和中国年度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和环城4区的城市热岛和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 LST 城市热岛比指数 地理探测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