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声母

作品数:50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玉李琴李建强时建国郑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学论丛》《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K-类复声母的构拟分析
《汉字文化》2020年第1期6-11,共6页李琴 
喉音齿音的谐声不符合谐声规则。学者倾向于认为它和上古*sK-类复声母有关,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sQ-类。这类复声母在中古演变为齿音。*sK-与*sQ-类结合能对应与喉音谐声的全部齿音。
关键词:喉齿谐声 复声母 *sK- *sQ- 
“瑟”字形声结构新考
《中国文字研究》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庞光华 吴珺 
《说文》将"瑟"字分析为以"必"为声符的形声字,这样的分析不符合古音学原理。本文考证"瑟"是以"弋"为声符的形声字,并非以"必"为声符。上古音中"瑟"有-k和-t音两种读法。-t和-k在客赣方言和闽南方言中可以通转。喻四声母与舌叶擦音、舌...
关键词:   形声 复声母 
释古汉语“风词族”——前上古音双唇“鼻-塞”型复声母及清鼻音声母的构拟
《龙岩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43-49,共7页李玉 
在上古典籍及古代训诂为材料的基础上,着重用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含"急速"义的唇音同源字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上古汉语"风词族"。并由此推求出该词族的"语核"为前上古音双唇"鼻-塞"型复声母**mb-。同时还进行汉藏语同源词历史比...
关键词:同源词 词族 语根 语核 语源义 音韵学 汉藏语 
上古汉语“迫”词族略考——汉语方言及亲属语言同源词比较研究与原始汉语**mb-型复声母的构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李玉 
本文以古籍及故训为材料,着重用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含"急速"义的同源字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汉语"迫词族",并由此推求出该词族的"语核"为原始汉语复辅音声母**mb-。同时还利用现代汉语方及亲属语言同源词的mb-型复声母反映形式,...
关键词:同源词 词族 语根 语核 义根 汉藏语 
汉语“青”词族研究——兼论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与原始汉语^(**)st-型复声母的构拟被引量:5
《语言研究》2017年第3期75-84,共10页李玉 
文章以古籍及故训为材料,着重用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关于"青"义的同源字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汉语"青"词族,并由此推求出其"语核"为原始汉语复辅音声母^(**)sth-。同时还利用现代汉语粤方言的反映形式以及亲属语言同源词的相同或...
关键词:同源词 词族 语根 语核 义根 汉藏语 
从经师音注和通假异文看汉代声训的语音特征
《语言学论丛》2017年第1期72-94,共23页郑妞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说文解字》谐声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批准号2014EYY006);第5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14M552072)的资助
历来学者基本认同以《释名》为代表的汉代声训都符合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但对于音近的标准却存在一定分歧,以包拟古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构拟复声母去解释《释名》中的一些音近声训。文章尝试收集汉代经师音注和通假异文,用同时代的语音材料...
关键词:经师音注 通假异文 声训 复声母 
据秦楚用字之异考察复声母在战国秦楚方言中的留存被引量: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20-127,共8页叶玉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文字异部谐声通假与上古音研究"(项目批准号:14BYY099)的阶段性成果
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上古音,应该先对古文字资料进行分期、分域。通过比较秦楚用字上的不同,可以看出楚方言比秦方言更保守。楚方言保留了成套的复声母,不仅有*Cr-、*Cl-型,还有*S-冠、*m-冠、*n-冠、*h-冠、*■-冠和*-冠,而秦方言中...
关键词:秦文字 楚文字 复声母秦方言 楚方言 
从黄侃《声韵略说》看当前复声母问题的论争
《长江学术》2017年第1期115-120,共6页李建强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XNL014
黄侃先生《声韵略说》主张研究古音要从文献中寻找各类线索,一字或有数音。这对当前的上古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汉字不是表音文字,上古音的信息只有依靠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辗转确定;但一定要坚守词的视角,在同一词的前提下,考察字与字的...
关键词:上古音 文献考证 一字多音 
“■”词族研究——兼论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与原始汉语复声母的构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李玉 
本文以古籍及故训为材料,着重用王念孙《释大》及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大"及与"大"义密切相关的同源词,主要用音系法系联出汉语"■"词族,并由此推求出其"语核"为原始汉语复辅音声母**mb-;同时还利用现代汉语方言的反映形式以及...
关键词:同源词 词族 语根 语核 义根 汉藏语 
跋严学宭先生给《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1998)写的序——兼论上古汉语动词浊清别义的来源
《语言研究》2015年第3期125-127,共3页梅祖麟 
文章说明上古汉语清浊别义的来源是使动*s-前缀,例如:败*b-自破/败*s-b>*s-p>*p-破他。而严学宭先生(1963、1998)已经说过此事。
关键词:清浊别义 使动*s-前缀 上古汉语的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