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随性

作品数:34被引量:1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罗翔张吉豫尚彦卿李康宁王秀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白学刊》《河南警察学院学报》《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罚附随性制裁的逻辑架构与规范路径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6-63,103,共9页罗钢 来志俊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恐刑法司法适用实证研究”(23BFX143);2024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和中亚国家反恐刑事司法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GJ2024D67)。
除了传统的刑罚制裁外,刑事定罪还会引发大量诸如获取职业资格、担任公职、入党入伍、落户积分等方面的限制或禁止,进一步加重受刑人的负担,可称之为“刑罚附随性制裁”。近年来,我国频繁利用法律法规中的刑罚附随性制裁规定排斥受刑人...
关键词:刑罚附随性制裁 功利主义 报应主义 
大模型数据训练中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被引量:15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20-33,共14页张吉豫 汪赛飞 
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可信人工智能立法制度建设研究”(项目号2022ZD012010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研究”(项目号2022JZDZ002)的阶段性成果。
创建于文学艺术领域的著作权法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积极回应技术的发展需求,建构与社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理使用规则。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过程中对作品的使用是一种技术过程中的附随性复制,具有极强的转换性目的。训练出的人工智能大模...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 合理使用 附随性复制 转换性使用 市场失灵 
轻罪时代下刑罚附随性制裁制度的规范化——实体与程序的双重路径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石倩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研究”(23BFX11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轻罪时代的来临,刑罚附随性制裁负面作用愈发突出,如内容的不合理性、适用的无差别化、权利的不可救济性等。该制度与比例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等不相适应,阻碍了轻罪立法的推进和轻罪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刑罚附随...
关键词:保安处分 实体规范 程序规范 前科消灭 
刑罚执行后继续管控:性质、冲突与边界——从《反有组织犯罪法》切入
《法学(汉斯)》2023年第5期3938-3947,共10页张苡境 
出于特殊预防目的,《反有组织犯罪法》设立了个人财产报告与从业监管措施,需要对其性质予以明确才能实现有效适用。与此相类似的刑罚执行后继续管控广泛存在于我国立法中,并在过于强调继续管控、报应主义和社会防卫思想下,忽略了与刑罚...
关键词:刑罚执行后继续管控 保安处分 附随性法律后果 
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的废除被引量:2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115-117,共3页罗翔 
近日,关于是否应该废除对罪犯子女考公务员的限制引发热议。鉴于此话题存在一定的争议,在理论上实有申论之必要。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连坐制度历史古远。当前,作为一种正式的刑罚制度,连坐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一种隐性的...
关键词:刑罚制度 附随性 惩罚措施 申论 连坐 制裁制度 附随后果 犯罪 
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的废除被引量:48
《政法论坛》2023年第5期24-35,共12页罗翔 
中国政法大学校级基金项目“刑法中的道德主义”(20ZFD82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隐性的惩罚措施,连坐仍然以犯罪附随后果的形式广泛存在。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缺乏合法性与合理性。它是一种保安处分制度,应当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源于法家的重刑主义,它不符合一般预防的需要,也无特殊预防...
关键词:犯罪附随后果 牵连制度 犯罪前科 个人信息 
从附随到独立:社区康复制度法律定位的“正本清源”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145-155,共11页包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面向社会化和科学化的禁毒学基础理论”(2022JKF02025)。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戒毒措施,社区康复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理论界将社区康复与社区戒毒措施等同视之,对其法律定位和制度内涵缺少关切;而在实务领域,既有措施和手段无法突破规范的抽象性规定,难以在实践中合理发挥社区康复的制度价值。...
关键词:社区康复 去机构化 附随性措施 社会内处遇 
“去标签化”背景下附条件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初探被引量:3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前科制度的存在及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犯罪记录所带来的标签化效应伴随犯罪人终生,“社会排斥”功能如影随形,出现“犯罪标签泛化”“轻罪不轻”现象,与惩戒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相悖。建议从适用范围、行使方式、适...
关键词:去标签化 附随性后果 附条件前科记录封存 前科消灭制度 
《反有组织犯罪法》非刑罚措施研究被引量:2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莫洪宪 蒋亦多 
《反有组织犯罪法》面向有组织犯罪的重点人群创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刑罚措施,如候选人资格审查制度、特殊主体报告制度、从业禁止、从业监管制度等。非刑罚措施具有弥补单一刑罚的不足、加强重点人群监控、对犯罪人增加威慑力和...
关键词:《反有组织犯罪法》 黑恶势力 非刑罚措施 保安处分 刑罚附随性制裁 
《反有组织犯罪法》中特别报告制度的定位、适用及完善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60-68,共9页蔡荣 
202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法治效果、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FX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新设立的特别报告制度既不是保安处罚措施,也不是安置帮教措施,而是刑罚附随性制裁。特别报告制度的创设能进一步强化刑罚对有组织犯罪的威慑效果,配合刑罚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者、组织者进行训诫,服务于预防...
关键词:有组织犯罪 特别报告制度 附随性制裁 适用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