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

作品数:114被引量:15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昕卢静吴雪丽陈银邱华栋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山》文化专有项的汉译日翻译策略探析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陈卓逸 孙立春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推进项目(立项号:2022HSDYJSKY172)的结项成果。
本文应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考察了山口守在翻译阿来的《空山》时选择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背后隐含的译者目的。汉语词汇搭配文内注释和寻根溯源式的音译策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不仅反映了整体上的异化策略,也体现了山口守更...
关键词:《空山》 山口守 文化专有项 翻译策略 
适度·和谐·多样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空山》
《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49-57,共9页丹珍草(藏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口头传统与书面文本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BZW178)阶段性成果。
阿来的《空山》系列小说以敏感的生态意识和悲悯情怀讲述了中国川西北嘉绒藏族生活地区的故事,描写并反思了处于时代巨变中的“机村”人无所适从的生活情状和迷茫困惑的心灵生活,追寻逐渐失落的藏族生态文化,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多样统一 《空山》 
《空山》
《中国陶瓷》2022年第9期76-76,共1页王杨欣 
江西省杜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江西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1YS33)。
诗与史的建构:论《空山》的古典文学传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83-87,共5页李晶晶 
《空山》中蕴藏着古典抒情文学的审美趣味,即虚实结合的审美意象及“感时忧国”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阿来在书写机村历史的宏大叙事中秉持着史家的实录精神,这些无不表现阿来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史传传统”的追认。...
关键词:《空山》 文学传统 “诗意叙事” “实录精神” 文化自信 
阿来笔下的汉族形象——以《空山》(三部曲)为中心
《世界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140-146,共7页李伟妹 
在《空山》中,阿来从人物形象、文化观念与异乡体验等角度塑造汉人。作者笔下的汉人积极进取,与此同时,他们又缺乏男子气概,道德上有所缺失。此外,他们的饮食观念也显得残忍。小说中汉人形象与文化观念的呈现是阿来对异质文化进行选择...
关键词:阿来 《空山》 汉族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 
重构藏地乡村的精神图谱与历史记忆——从《空山》到《云中记》的文学启示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2期158-164,共7页吴雪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和边疆项目“知识社会学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书写与当代文学史的关系研究”(21XJA751001)阶段性成果。
从"机村传说"始,阿来开始讲述20世纪后半期藏地乡村的历史,在思考小历史与大历史、村庄与国家、个人与时代、创伤经验与历史记忆的关联时,也标示出他之于藏地乡村历史变迁的复杂的情感地图与情感结构。阿来试图超越"在地"的、"实在"意...
关键词:阿来小说 藏地乡村 精神图谱 历史记忆 
论阿来《云中记》的时空建构被引量:1
《阿来研究》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唐长华 陈晶晶 
从阿来的作品《尘埃落定》《蘑菇圈》《三只虫草》《河上柏影》《空山》以及2019年出版的《云中记》来看,现代性一直是阿来深切关注的问题。在阿来以往的创作中,时空总是以传统社会的封闭与现代社会的开放之间的对比来呈现的。而在《云...
关键词:《尘埃落定》 阿来 时空建构 蘑菇圈 云中 《空山》 现代性 神性 
沉默中的乡村生长与叙事开掘——谈沈念的小说集《灯火夜驰》
《长江文艺评论》2021年第2期117-123,共7页贺秋菊 
小说集《灯火夜驰》[1]包括短篇小说《天总会亮》《走山》《灯火夜驰》和中篇小说《长鼓王》《空山》,是沈念连续两年深入湘南地区偏远的瑶乡扶贫期间完成的系列小说。作为知识分子代表,他以掘进的方式走进乡村,以期从中找到某种出口。...
关键词:系列小说 乡村社会发展 沈念 湘南地区 灯火 《空山》 小说集 
阿来小说语言词义修辞现象探析——以《尘埃落定》《空山》为例
《汉字文化》2021年第6期122-123,共2页吴雄娟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语言的突破和创新,在其中,修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家都非常注重修辞手段的选择。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语言充满质感,舒缓又具有灵动的诗意,有很强的审美性,这都得益于修辞手段的运用,其中,...
关键词:阿来小说 修辞现象 指称同义词 词语意义 变异 
和合共生:文学作品创作的社会生态审美之维——以达真《康巴》和阿来《空山》为例探微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23-31,共9页余忠淑 
四川民族学院科研项目“生态审美视角下阿来作品的创作研究”(XYZB19032SB);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达真《康巴》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主题研究”(18SB0515);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康巴作家群的生态意识及其艺术表达研究”(20XZW034)。
多元文化融合共存、和谐共荣是社会和合共生的生态审美内涵,和合共生是文学作品创作中的社会生态审美要义。达真的《康巴》和阿来的《空山》创作中对民族地区社会的多元文化融合状况进行了深入描写,描绘出了社会生态审美的美好图景。作...
关键词:和合共生 生态审美 达真 《康巴》 阿来 《空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