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作品数:583被引量:5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尚丽新喻意志郭丽曹道衡范子烨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朝乐府里的《洛阳道》和《长安道》
《汉字文化》2019年第12期15-16,共2页赵越 
《洛阳道》《长安道》古辞早已不存,横吹曲辞经过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改造,不再配乐而歌,成为案头之作。《洛阳道》《长安道》在篇制、声律、对偶等方面接近于近体诗的写作模式,承载着文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将二辞与南朝其他乐府诗中的洛...
关键词:《乐府诗集》 南朝乐府诗 长安道 洛阳道 文学地理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的作者从属被引量:1
《古籍研究》2016年第1期272-276,共5页魏耕原 
《饮马长城窟行》是建安诗歌的名篇,亦是陈琳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徐陵《玉台新咏》卷一收有两首以此为题的同题诗,一是蔡邕'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一首,一是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一首。徐公持先生《魏晋文学史》详慎严谨,论及陈...
关键词: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 魏晋文学 《玉台新咏》 建安诗 汉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 郭茂倩 七言 乐府古题要解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5年第10期28-28,共1页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宋词中的采莲女形象
《文学教育(中)》2015年第8期4-7,共4页贾平 
采莲题材最早见于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此首民歌最早见于《宋书·乐志》,后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入。《乐府解题》释为“《江南》古辞,盖美芳...
关键词:采莲 形象 宋词 《江南》 《乐府诗集》 民间文学 20世纪 民俗学 
浅谈《乐府诗集》歌辞的文学内涵
《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3期68-69,共2页骆凡 张长彬 
古人对《乐府诗集》文学内涵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它的歌辞。经考查可发现,《乐府诗集》中的歌辞大部分不是军乐歌辞。它的歌辞分别由军乐歌辞、其他礼乐歌辞、船歌歌辞以及其他民间原生态歌辞组成。《乐府诗集》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即为"汉...
关键词:《乐府诗集》 短箫铙歌 军乐 船歌 
嘉宾致辞
《乐府学》2014年第1期3-13,共11页张雪 傅璇琮 葛晓音 詹福瑞 陈尚君 朝戈金 薛天纬 方铭 党圣元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乐府学会成立仪式,我谨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乐府学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政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
关键词:北京市重点 首都师范大学 乐府诗 合格师资 吴相洲 《乐府诗集》 中国诗歌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歌诗 
古代音乐文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在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演讲
《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3期112-116,共5页王小盾 
第二讲经验:我在音乐文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上) 二、经验:我在音乐文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我从1979年起跟随王运熙先生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从1982年起跟随任半塘先生学习隋唐音乐文学,不由自主就走上了音乐文学研究的道路,也阅...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 古代音乐 文学研究 诗学研究 北京大学 《乐府诗集》 文学领域 音乐文学 
南朝乐府诗歌演唱考述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04X期109-110,共2页刘瑶 
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D026)
乐府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研究中实际存在的内在分离现象:音乐视阀研究者多不关注‘歌辞’在诗歌史上的特殊意义,文学视阀研究者又都不关注‘歌辞’文学特性形成的音乐基础和特殊功能"。的确,在对乐府进行研究的过程...
关键词:乐府诗 音乐文学 郊庙歌辞 襄阳白铜蹄 登歌 《乐府诗集》 襄阳乐 诗歌史 礼乐志 音乐性 
小折扇中的大文化
《神州》2012年第7S期68-71,共4页袁帅 
折扇源于南北朝,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喜爱。中国文人将折扇看成一种身份的象征,体现着个人的文化素养。折扇本是纳凉工具,它是怎样成为象征高雅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的物件的?折扇究竟是日本舶来的还是中国发明的呢?本文将综合折扇的历史渊...
关键词:艺术修养 聚头扇 腰扇 吴声歌 子夜四时歌 宋代文学 《乐府诗集》 生活用具 李庆杰 清商曲 
“改变思维”教语文
《课外阅读(中)》2010年第9期129-130,共2页霍新艳 
一、“以点带面”读诗歌 《观沧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第一首,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是曹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描绘自然景...
关键词:《语文》 《古代诗歌五首》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乐府诗集》 《步出夏门行》 思维 《观沧海》 中国文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