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

作品数:108被引量:2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俞樟华陆精康郭丹黄今言王洪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南通市第三中学西安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浅析《李将军列传》中“以”字的用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137-138,共2页王玉红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用法最多最灵活。本文将《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出现的“以”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介词、连词、动词的用法,以及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关键词:<李将军列传>  介词 连词 动词 
司马迁为李广受酷刑?
《咬文嚼字》2003年第12期18-18,共1页孤闻 
《中国古代哲人的人生智慧》(长虹出版公司出版)第162页《尊重历史 秉笔直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个朋友到司马迁的家中拜访,当他看见司马迁在写《史记》中的“李广列传”时,便说:“您为李广受了酷刑,已够惨的了。
关键词:受酷刑 李广 司马迁 李陵 《李将军列传》 《史记》 人生智慧 秉笔直书 尊重历史 长虹 
一字一叹哀而远——谈《李将军列传》中虚词的运用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温源 
《李将军列传》中运用虚字构造句式、强调整语意 ,表现李广的英雄形象及一生难封的悲剧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赏、对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恨慨。
关键词:《李将军列传》 虚词 运用 虚字 悲剧 李广形象 古汉语 
突出美学内容建立“大语文”新体系
《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S1期87-89,共3页胡冰茹 
匡亚明曾说过:“大学语文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讲授这门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培养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 “大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 美学 《李将军列传》 中国传统文化 庄子 徐中玉 审美体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国策》《史》《汉》语词札记
《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2期59-60,64,共3页刘百顺 
《国策》《史》《汉》语词札记刘百顺笔者前著《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札记》,为了探寻某些词义的源头,年来断断续续地阅读了《战国策》《史记》《汉书》,随手记下若干条语词,集成此文。望见:《赵策四》:“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
关键词:《国策》 《汉语大词典》 《汉》 《史》 《史记》 《古代汉语》 《李将军列传》 魏晋南北朝史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书》 
浅释古文中的“见”字
《考试与招生》1996年第5期6-6,共1页陈庚午 
浅释古文中的“见”字《大学语文》有几篇古文涉及到“见”字的语句需要释析,“见”字在《说文解字》上释为“视也”,就是“看”的意思。《词铨》上说“见”与今“现”同。其本义是“看见”、“显露”,它的本来词性是动词。如《李氏...
关键词:“见”字 浅释 及物动词 《大学语文》 动作行为 《李将军列传》 《说文解字》 黑龙江鸡西 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人称代词 
白璧微瑕──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点滴意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2期41-45,共5页彤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第三样的时代 说明文 语气助词 《李将军列传》 白璧 议论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微瑕 《文心雕龙》 
为什么“李广难封”——读《李将军列传》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79-81,共3页吴滨雯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明朝人陈仁锡说:“子长作一传,必有一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时’三字为主。”读了该传之后,感到这一评论确有见地,确实是抓住了该传的核心,也确实是道出了作者的本意。以李广那样的人物,生当那...
关键词:匈奴 李广难封 《李将军列传》 霍去病 景帝 汉王朝 骑兵 生不逢辰 守兵 公元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