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

作品数:125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自慧冯兵袁健惠乐爱国翁后发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育伦理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礼记·学记》中的“时中”教育伦理思想
《教育伦理研究》2023年第1期269-275,共7页刘文一 
《学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论文,一般被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为乐正克。《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蕴含着...
关键词:《学记》 教育论文 理性追求 教育伦理思想 战国晚期 时中 君子人格 伦理智慧 
教师教学仪态的道德教化功能
《教育伦理研究》2023年第1期175-185,共11页黄利金 张自慧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15BZS034);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儒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以礼的角度(2019KY0850);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一流研究生教育子项目“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先秦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120156)
古语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育关注的是人之潜能的实现,关注的是人之内在精神的整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集”。[1]伴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教化常...
关键词:学校课程 道德教育 《礼记·学记》 道德教化 非理智 教学内容 专业知识 教学活动 
教学的生命德性解读
《教育伦理研究》2021年第1期54-63,共10页陈爱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14ZDB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18ZDA031);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自媒体的道德治理研究”(18xzx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知在历史上教学具有“化民成俗”的德性本质。在当代教学不仅传承了“化民成俗”的德性本质,而且还要注重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全面发...
关键词:立德树人 科学文化素质 《礼记·学记》 道德素养 化民成俗 当代教学 建国君民 德性 
《礼记·学记》中“师道尊严”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教育伦理研究》2019年第1期337-345,共9页窦新颖 
"师道尊严"一般意义上指称对教师的尊重。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工具理性、道德独断论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损害师道尊严的现象一直存在。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呼吁,应该...
关键词:《礼记·学记》 师严道尊 当代启示 
《礼记·学记》之教育伦理思想探赜被引量:1
《教育伦理研究》2016年第1期329-338,共10页张自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15BZS03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俗’文化冲击下的道德失范和文化救赎”(12YJA71009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其产生可以追溯至18世纪,但教育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与此相伴,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发展史和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在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论《礼记·学记...
关键词:教育 成才 师生关系 礼记 学记 伦理思想 学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