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

作品数:11791被引量:18817H指数:4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树俊崔巍贺成功贾根良周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孔子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乐记》的文本渊源与思想主旨——基于类书文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研究
《孔子研究》2024年第6期136-156,160,共22页高晓锋 
2024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一般项目“共同富裕视野下先秦诸子‘分财’思想的学理诠释与时代转生研究”(项目编号:XSP24YBZ178)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上关于《礼记·乐记》的作者、写成时间与传布过程的诸种说法,由于缺少思想和文本层面的综合考察,多沦为一面之词。从《乐记》文本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宗旨来看,可以将其上溯到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进行礼乐重构活动的战国中早期。...
关键词:《乐记》 乐由心生 公孙尼子 子游学派 
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省察
《孔子研究》2024年第4期134-145,160,共13页唐东辉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泰州学派乡村儒学研究”(项目编号:21CZX037);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度学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泰州学派对儒家外王路线的新探索”(项目编号:2019SKQD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乐学几乎是“泰州学派的一种家风”。泰州学派乐学思想的学理建构,本体层面是确证和乐的本体地位,工夫层面是阐扬易乐的为学工夫,从而形成了学乐合一的乐学成德理论。究其原因,和乐本体的确证既受到王阳明乐是心之本体命题的方向指引,...
关键词:泰州学派 乐学 和乐本体 易乐工夫 
从“致良知”到“良知致”——论泰州学派对王阳明良知学的日用实践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22年第6期125-137,160,共14页唐东辉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泰州学派乡村儒学研究”(项目编号:21CZX037);2019年度广西民族大学学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泰州学派对儒家外王路线的新探索”(项目编号:2019SKQD24)的阶段性成果。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两重向度:就本体而言是复良知本体;就工夫而言是率良知而行。王艮则将王阳明的“致良知”发展为“良知致”:在本体上强调“天理良知”天然自有、现成圆满的属性;在发用上注重在人伦日用中践履“日用良知”,突出了...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泰州学派 良知致 日用实践 
日本崎门学派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接受与传承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20年第4期95-104,共10页刘金 邓洪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ZDB036)的阶段性成果。
江户时代,日本的朱子学开始复兴。作为朱子理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之作,《白鹿洞书院揭示》自传入日本后就受到崎门学派创始人山崎暗斋的关注,并作《集注》对其进行表彰与宣扬。随后,崎门弟子承袭师说,从不同角度对其解读,使其中蕴含的伦理...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揭示》 朱子学 日本崎门学派 
《淮南子·缪称》与郭店简儒家佚籍的学术关联
《孔子研究》2020年第1期140-149,共10页杨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淮南子》文本生成与战国秦汉间的学术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8BZW034)之阶段性成果。
《淮南子·缪称》保存了大量《子思子》佚文,与子思著作有密切关系,而学界一般亦认为郭店楚简中的儒家佚籍是子思学派的作品。将《缪称》篇与郭店简《成之闻之》《穷达以时》《五行》《尊德义》《性自命出》等篇对读,二者在用词、语句...
关键词:《淮南子·缪称》 《子思子》 子思学派 郭店楚简 
中西“轴心时代”伦理学与政治学关系异同探讨——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9年第6期132-139,共8页崔丽萍 
儒家思孟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都是一种理想政治学和德性政治学。其不同之处在于:思孟学派不仅将善作为目的也将善作为手段,将伦理和德性本位化、本体化、形上化,不仅将道德放置在根本的位置上,还倾向于将一切问题转化为道德问题予...
关键词:思孟学派 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 政治学 
论蕺山学派刘宗周师弟子的人格气象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19年第4期67-77,共11页张瑞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8BKS18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19CX05028B)的阶段性成果
人格是德行品质和能力素养的统称,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的外在展示,人格气象是个体主体或集体主体经长期的生活磨砺和生命体悟所流露出来的特定的精神形象和德行境界。晚明刘宗周师弟子气节立德、经世立功、自得立言,凸显了蕺山学派刘门...
关键词:蕺山学派 忠义人格 经世人格 创新人格 人格气象 
驱拨迷雾,洞见价值——杨朝明《〈孔子家语〉综合研究》评介
《孔子研究》2018年第4期157-158,共2页孔祥安 
杨朝明先生的著作《〈孔子家语〉综合研究》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他十几年来潜心研究《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的成果汇编,共收入论文22篇。此外,还有附录书评、综述5篇。该书从《家语》的真伪、文献学及其与孔子思想、儒...
关键词:《孔子家语》 杨朝明 价值 评介 出版发行 齐鲁书社 孔子思想 儒家学派 
从“天理”到“公理”:东林学派“合并为公”思想解析
《孔子研究》2018年第1期107-116,共10页姚星 
为救治宋儒理学的拘泥支离,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为王学末流提供了随意体认天理的依据。针对心学流弊,东林学派用共性定义人性,用公序安置个体,用戒惧收束人心,将个体之心的发扬建立在群体共生的基础之上,用高攀...
关键词:东林学派 合并为公 公理天理 
《论语学案》与《论语后案》比较研究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7年第3期22-31,共10页雷斌慧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嬗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为13CZW050
《论语学案》与《论语后案》为浙东学者刘宗周与黄式三研究《论语》的力作。在《论语后案》中,黄式三采用了刘宗周、万斯大、全祖望的学术观点,展现了对浙东学派的继承和反思。比较《论语学案》与《论语后案》,在诠释经义方面,展示了从...
关键词:《论语学案》 《论语后案》 浙东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